當(dāng)我面對那絲鮮香的時候作文600字
夜晚的風(fēng),激起樹葉泛起漣漪,入秋的風(fēng),有了些許涼意,這些許涼意讓我想到那絲鮮香和那絲愧疚。
當(dāng)早晨讓人感到分外寒涼時,我便會去樓下那家餛飩店,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再去上學(xué)。店家老板看上去不過四十來歲,眉宇間透露出一份沉穩(wěn),四方臉,穿著一雙運(yùn)動鞋,系著白圍裙,呼呼熱氣撲面而來。每當(dāng)見到他時,總是笑臉相迎,問我吃什么。“一碗餛飩,一個茶葉蛋。”“馬上好呀。”說完,便將早已包好的餛飩下鍋,翻動,又在一旁配制調(diào)料,井然有序。
餛飩上來了。一碗高湯包裹著餛飩,給餛飩附上油光。撒上些許紫菜,香菜,蝦米,再來些花生碎如點(diǎn)睛之筆,賣相很好,緩緩放出誘人的鮮香。盛起一個餛飩,透亮的面皮透著鮮肉的紅潤,似一顆顆白玉,散發(fā)著濃郁的香氣,吃上一口,湯汁流淌到嘴中,香而不膩,沁人心脾。
正當(dāng)我享受這美食時,老板又給自己的兒子端了一碗,摸摸他的頭說:“快吃吧,吃完好去上學(xué)。”可那聲稚嫩的童聲打破了我的享受,他嫌棄的推開這碗餛飩,喊道:“我不吃,不好吃呀。”同樣的人,同樣的做法,怎會難吃?我當(dāng)時只是一笑,沒有想那么多,可如今想起,哎。
母親也為我做過餛飩,色澤,口感都不比賣的差,可我記得我只是匆匆吃了幾口便下樓了,絲毫沒有品嘗。生活中,總覺得外面的飯菜比家里父母做的好,其實(shí)不然,父母怎會將難以下咽的飯放到你的面前,老板的兒子認(rèn)為那碗餛飩難吃,而我則是享受那絲鮮香,在家里,我何嘗不是像他一樣。想到這里,心里便滿是對母親的愧疚。
當(dāng)我面對那絲鮮香的時候,不再是一味的評價,而是多了幾分愧疚,母親的味道,值得我吃上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