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愛你沒商量作文1000字
遠遠的還沒有走進教室,我就聽到我班上的孩子在誦讀歇后語兒歌,我陶醉于這響亮而有韻律兒歌聲中。我走進教室,孩子們馬上問好:“李老師早上好!”我心里樂滋滋!
回想起這一個月來我們年級搞的課改“課內(nèi)海量閱讀”,我們學習這本《歇后語兒歌100首》,我心中真是五味俱全。我記得發(fā)下書籍那天下午,我就接到班上一個孩子家長的投訴電話,她說:這本《歇后語兒歌100首》太俗了,是下層的勞動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俗氣語言,里面的歇后語“老母豬喝泔水——吹大泡”,“狗咬狗——一嘴毛”,“癩蛤蟆頂桌子——不自量力”,“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簡直不入流,這些語言會把孩子教得流里流氣,如果作為課外書籍讓孩子讀還可以,如果拿到課堂上來教就不行。家長的話像連珠炮向我射來,我當時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癟了”。晚上我打開我班上的QQ群,家長們就歇后語的話題討論了一下午,有贊成,有反對的,有無所謂的,有觀望的,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我回復(fù):家長朋友,我們二年級實行“課內(nèi)海量閱讀”課改,語文書已經(jīng)學完,我們將在課堂上引領(lǐng)孩子走進《歇后語兒歌100首》這本書中,我們引導(dǎo)孩子們識字,誦讀兒歌,編故事,最后是讓孩子們做到學以致用,擴大孩子們閱讀視野。在“課內(nèi)海量閱讀”改革中,我感覺巨大的壓力,難道正如家長所說這本書一無是處,不入流嗎?
剛開始學習歇后語孩子們無多大興趣,他們早上來到教室還是拿起語文書在咿咿呀呀地朗讀,把《歇后語兒歌100首》束之高閣,甚至有的孩子怕書包很重干脆把書放在家里,在我再三強調(diào)下他們才讀讀歇后語。在課堂上,我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相互檢查背誦情況,他們也是“鴨子過河——各顧各(咯咕咯)”,沒有一點小組合作意識。我抽查小組背誦歇后語兒歌,竟然沒有一個小組能背出來,更不用說理解歇后語的意思,做到學以致用了。所以我上課也沒有勁。后來劉校長知道我們的情況,馬上召集年級組的老師進行集體備課,她給我們確定教學目標和課堂模式,我如醍醐灌頂,思緒豁然開朗。我改變了課堂模式,我首先讓孩子們預(yù)習第二天要學的單元,讓孩子們根據(jù)兒歌給歇后語編故事,這樣就可以輕輕松松理解歇后語的意思。然后,讓孩子在課堂上進行背誦比賽,講故事比賽,又進行物質(zhì)獎勵。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講的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有一次,我們學習“公雞下蛋——沒指望”這個歇后語,有一個孩子編了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叫李四的男人,養(yǎng)了一只公雞,李四天天指著公雞喊,公雞啊,公雞,你怎么老是不下蛋?李四天天指著公雞喊,喊得公雞也生氣了,公雞跳到屋檐上,指著李四大聲喊,李四呀,李四,如果你能個娃,那么我一天能生八個蛋。同學們,你說公雞下蛋有希望嗎?這個孩子一本正經(jīng),繪聲繪色講這個故事,臺下孩子們已笑得前俯后仰了。這樣的故事天天在上演,孩子們對這些歇后語編故事各有各的喜愛,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教室里充滿著歡聲笑語,我感覺課堂教學具有前所未有的輕松。
有一天放學,我?guī)е逢犗蛐iT走去,那天我班的路隊拉的老長,有幾個孩子落在后邊,突然有一個孩子說,他們是“老牛拉破車——慢騰騰’,我尋聲而去,原來是我班上”悶葫蘆‘曹躍飛說的,他用的歇后語就是今天課堂上學的,他真是能學以致用啊!有時下課了,孩子因小事鬧矛盾,孩子哭著來告狀,旁邊的孩子說,他們是“狗咬狗——一嘴毛”,他們相互告狀,都不是省油的燈呀!有一個孩子總是愛問問題,孩子們用上了“打破沙鍋——問(璺)到底”。孩子們找不到文具了,他們用上“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zhuǎn)”。孩子們在歇后語王國中自得其樂,如癡如醉。我再次瀏覽我班上的家長QQ聊天記錄,家長的留言讓我欣喜,有一個家長這樣寫到:我家的孩子,現(xiàn)在一放學回來就是捧著著《歇后語兒歌100首》背誦,有時在生活中用上一、兩句歇后語。另一個家長寫到:我家“調(diào)皮蛋”放學回家就纏著我,聽他講故事,還說他的故事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喜愛,他現(xiàn)在越來越愛讀書了。那個投訴的家長說她的孩子自從學了《歇后語兒歌100首》之后每天捧著本課外書,不需要她逼著孩子讀書了……
學習《歇后語兒歌100首》一個月來,課堂上時時充滿著歡樂的氣氛,看著孩子們眉飛色舞講著自己編的故事,而且能做到學以致用,我真的像“熱鍋上青豆——蹦得歡”。歇后語,真俏皮,看一眼,逗你笑!歇后語,愛你沒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