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頤和園作文(3篇)
游頤和園作文(1)
游頤和園
今天我們要去頤和園參觀。 瑪導(dǎo)說:“頤和園位于北京海淀區(qū),共占地面積290公頃,是故宮的4.3倍。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大部分組成,為我國現(xiàn)存建筑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起初是乾隆皇帝為慶祝自己的母親孝圣憲皇太后60大壽面建。頤和園面積雖然大,但其中有4/3的面積是水域,陸地面積只占1/4。 想進(jìn)頤和園必經(jīng)仁壽殿,而進(jìn)仁壽殿必經(jīng)仁壽門。仁壽門前有兩塊大石頭,人們叫它“豬猴石”。這兩塊石頭象征著豬八戒和孫悟空守衛(wèi)著皇家大門。 走進(jìn)大門首先看見的是“仁壽殿”。 仁壽殿前面有一只麒麟。這只麒麟造形奇特,是由鹿角、龍頭、牛蹄、獅尾組成的。據(jù)說有分辨忠奸、避邪、避火的功能,攲(dǎo)說:“這只麒麟原來是放置在圓明三園中的長春園二宮門前的,并且有一對。其中一只在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燒毀圓明園后下落不明,這一只的前腿也帶有傷痕。這只麒麟在1937年才移到這里。”瑪導(dǎo)接著給我們解釋殿前那一龍一鳳,“那一龍一鳳,是皇帝和皇后的象征,也表示龍鳳呈祥。但是這只鳳在當(dāng)中,而那只龍卻在旁邊,這顯然違反祖制。我們也知道,當(dāng)時的天下正處于慈禧太后的掌權(quán)。” 咱們繞過仁壽殿,一個湖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看見這湖,似乎我們現(xiàn)在不在北京,而在杭州西湖湖畔上。 “西湖”旁邊有個長廊,這條長廊全長728米,有273間,是我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游廊,攲(dǎo)說:“這長廊內(nèi)橫枋兩面共有彩繪14000幅,沒有一幅重復(fù),其中關(guān)于杭州西湖題材的就有546幅。”這里還有許多神話傳說,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英戰(zhàn)呂布;花和尚倒拔楊柳;賈寶玉神游太虛境等。讓我看的目不暇接。 不一會兒到了佛香閣腳下,遠(yuǎn)遠(yuǎn)的望見那十七孔橋,攲(dǎo)說:“你別小看這十七孔橋,它全長150米,寬8米,有17個孔,是一座漢白玉石橋,這座橋從中間的孔向兩邊數(shù)都是9。在古代,9被看作極陽數(shù)。十七孔橋上的望柱上雕刻著544只小獅子。” 差不多走了半條長廊,瑪導(dǎo)帶著我們?nèi)タ词场,攲?dǎo)說:“石舫建于1755年,長36米。石舫這名字源自于詩句‘夫水所以載舟,也所以覆舟’,意思是人民就像水,朝廷就像船,水可以使船浮,也可以沉。乾隆皇帝造這石舫有兩層意思:一是告誡后人要愛民勤政,二是希望大清江山如石舫般江山永固。”在聽的人無不佩服乾隆皇帝。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發(fā)現(xiàn)前面已是出口,因為我們看景點從不走回頭,所以咱們只能跟著瑪導(dǎo)離開頤和園。
游頤和園作文(2)
今年九月下旬,爸爸媽媽因為有事去北京,順便把我也帶了去。
星期天,媽媽抽空帶我去了一次頤和園。我是第一次去頤和園,所以有些興奮。我們坐上了346號公交車,開始我沒有位子坐,后來,是一位大姐姐讓我和她一起坐,我高興的說了聲“謝謝”。
不一會兒,我們便到了站,下了車,我最先看到的是一盞巨大的燈籠,它有兩米多高,四周有各種各樣的畫,十分好看。
我們先來到售票口,買了兩張票,就開始進(jìn)園游玩。
我們先來到得和園,園里一條長廊,只見長廊右邊有一排柜子,里面放有一些精致的陶瓷花瓶和外國人送的玻璃瓶。后面幾個柜子放的是慈喜太后的照片。走過長廊,就是太后和皇上看戲的地方,上面還有古時候的一些樂器。再往右走,就是太后和皇上睡覺的地方,把臉貼在玻璃上,便可以清晰的看見床和木椅子。
接著,我們又來到有名的長廊,紅漆的柱子,綠漆的欄桿,一共有一百七十三間,掂起腳尖也望不到頭。長廊上有許許多多的畫,有三打白骨精、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
而且,一千多幅畫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坐在長廊邊的木椅上,便可以享受昆明湖上的清風(fēng)。
走過長廊,我們便來到了萬壽山,佛香閣像一座寶塔似的屹立在半山腰。黃綠色的琉璃瓦在燦爛的陽光下閃閃發(fā)光。下面的排云殿更是絢麗奪目……
秋天的頤和園真美呀!秋高氣爽,游人如織,令人流連忘返。因時間關(guān)系,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頤和園。
游頤和園作文(3)
游頤和園 作者:哆啦a夢(真名:王開陽) 今天,我和外婆、媽媽、舅舅,一起去頤和園游玩。
十月的北京,陽光明媚,晴空萬里,今天是一個好天氣,我也是個好心情。
進(jìn)了頤和園,繞過大殿,來到長廓,長廓非常長,有700多米,共有273間,每一間圖案都不一樣,這個是“對牛彈琴”、那個是“桃園三結(jié)義”還有 “負(fù)荊請罪”······游完長廓,來到萬壽山腳下,在半山腰上聳立著兩排用琉璃瓦鋪成的樓閣,登山一看,是佛香閣,另外一座金碧輝煌的殿,叫排云殿。
我們繼續(xù)向上走,上了山頂,頤和園的景色大半盡收眼底,筆直而以一眼望不到頭的的長廓,鏡子般的昆明湖,郁郁蔥蔥的萬壽山,樹木茂密,各種花兒爭奇斗妍,湖面上五彩的游船與華麗的畫舫穿梭往來,綠色的垂柳為湖堤鑲了一道漂亮的花邊,真是美麗極了!我們大家都累了,我建議做畫舫到湖上去玩。坐上畫舫,不一會兒,便到了小島,現(xiàn)在只能經(jīng)過十七孔橋現(xiàn)回去。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而得此名。十七孔橋的石柱上有小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站在島上,抬頭見昆明湖的湖水清澈而碧綠,像塊鏡子似的反射著陽光,微風(fēng)吹來,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蘇州街等景點沒有一一觀賞了。
我們要走了,回頭看看這頤和園的湖光山色,真舍不得,有種留連忘返的感覺。這里真美,真想在這里多游玩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