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必須這樣做》有感
讀《我必須這樣做》有感
西航三校 陳思越 指導老師:蘆蔓
XX年5月12日是中國人民最難忘的日子,那天,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8.0級大地震。那時侯,驚動了全中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伸出了溫暖的手。在這次特大地震中,還涌現(xiàn)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小英雄們。
《我必須這樣做》里講述了一個貧窮壓不垮有志的脊梁,地震同樣壓不垮頑強的少年—十六歲的梁強。他是都江堰中學第一屆宏志班的學生。XX年5月12日14時28分,災難突如其來。幸運的是,全校師生安然無恙。然而,當梁強聽到家鄉(xiāng)被夷為平地的消息時,心急如焚,立刻趕回了家鄉(xiāng)。母校已變成一片廢墟,五天五夜,他一直沒有離開過學校的操場。困了,就用手使勁擰自己的鼻子,拍打自己的臉;餓了,就啃一點兒干方便面。手磨出了血,他咬緊牙關,毅然堅持。他登記并協(xié)助辨認了他所認識的所有老師和同學的遺體。登記時,他用筆端端正正地書寫每一個遇難者的名字。他說他想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每一位逝者的敬重和哀思。
看完了這個英雄的事跡,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在災難降臨的時刻,梁強用他稚嫩的肩膀扛起超越年齡的使命。在那一刻,他捧出一顆赤字之心,以行動詮釋了“責任”和“生命”的意義。
同時,我想起了學過的一篇課文《她是我的朋友》。文中有一個叫阮恒的孤兒,在誤以為獻血會失去生命時,但他為了挽救朋友,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他和梁強一樣,心中有大愛。梁強在危難時刻心中不忘家鄉(xiāng)人,竭盡全力去幫助他們;阮恒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在危急時刻,他們的愛心和無私,以及所有人性中最優(yōu)良的品質從他們小小的身體里迸發(fā)出來,值得我們去體會和學習。
雖然災難已經過去了,但是,這些堅強勇敢的小英雄們的英勇事跡和高貴的精神品質卻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時刻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