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常州“三寶”作文500字
今天,老師帶我們?nèi)コV莘沁z博物館參觀,我認識了常州“三寶”:留青竹刻、亂針繡和常州梳篦。
我們首先參觀了留青竹刻。一位奶奶熱情地給我們介紹了留青竹刻的歷史。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青筠,作為雕刻圖文,然后鏟去圖文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所以叫“留青竹刻”。奶奶還給我們現(xiàn)場做了一個作品,只見她先畫圖案,再把不是圖案的部分刮掉一層皮,慢慢地一幅栩栩如生的留青竹刻就完工了,真讓人驚嘆不已。
第二站,我們走進了亂針繡博物館,那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讓人嘖嘖稱贊,特別是那一副水墨畫作品,遠看就是一幅畫,走進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畫上有一些線,原來這都是繡出來的,真不愧有“遠觀是畫,近看是秀”的美譽。每一幅亂針繡都是有一幅圖片對照著來繡,繡出來的作品和原畫一模一樣,讓人很難分出哪個是繡的,哪個是畫的。
最后我們參觀的是梳篦館。梳篦始于晉朝,是我國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素有“宮梳名篦”之美譽,總稱“櫛”。在20xx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梳篦要選用上百年的黃楊、石楠木、棗木,經(jīng)二十八道工序、七十二個步驟精制而成。在過去,無論在宮廷還是在民間老百姓家中,甚至在國外,梳篦都很受歡迎,因為它是由天然材料精制而成,還有一定的醫(yī)療保健作用。
這次尋訪之旅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不僅加深了對常州非遺的了解,更為自己是一個常州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