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談談“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自宋朝詩人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全詩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是: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夠天長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過月光來傳遞思念。這兩句詩表現(xiàn)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也說明了從古至今,很多事請都很難如我們所愿的那么完滿,但是我們懷著一顆祝福的心,來祝福他人能夠團聚,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一同欣賞同一輪明月,F(xiàn)在,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希望人們永遠幸福,和諧,美滿,萬事如意,像月亮那樣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