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山陵作文(4篇)
游中山陵作文(1)
游中山陵
新世紀小學 五(2)班 張嘉樂
南京中山陵,古稱金陵山。漢代開始稱鐘山,東晉時開始稱紫金山。中山陵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鐘山風景名勝區(qū)內,紫金山東峰茅山南麓,總面積達八萬平方米。
從空中鳥瞰,中山陵象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
走進中山陵,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穿過博愛坊,順著長長的墓道來到陵門,“天下為公”四個大字讓我對中山先生頓生敬意。邁過左側陵門,那望不盡的石階出現在眼前。聽導游介紹說:這里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臺。從下往上看都是石階,從上往下看都是平臺。隨后,我們爬上392級的臺階,向下一看,果然都是平臺。上達祭堂,祭堂外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的橫額。走進祭堂里,中央放置著中山先生的大理石雕像,逼真生動。
中山陵景色壯麗,景點眾多,有:音樂臺,流徽榭,仰止亭,光化亭,藏經樓,中山書院等許多有紀念意義的建筑,讓人流連忘返。
游中山陵作文(2)
中山陵風景區(qū)被一片巨大的森林覆蓋著,那里風景優(yōu)美,空氣清新。在茂密的樹林中,有許多鳥兒在林中飛來飛去,不停地唱著優(yōu)美的歌。在這其中,我們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就被安葬在這美麗的地方。
孫中山先生,他從小非常好學,對什么都好奇。當他懂事的時候,看見姐姐很小時就纏足,看見男人都留著長辮,外國人天天取笑中國,他便產生了一個理想:一定要推翻王朝,消滅這些習慣,讓中國重新站起來。從此,他更加發(fā)奮圖強的學習了。19xx年,他和他的同仁終于推翻了王朝,建立中華民國,他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權的主張,通過不斷的實踐,他重新解釋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他是令人敬仰的國父,所有到中山陵園的人第一個心愿就是去瞻仰他。
我看見了一個從外地來的叔叔,大概來得很遠吧!他手提大旅行箱很沉,身上汗流夾背,他很吃力地往上爬梯,幾乎是爬三、四梯又歇一會兒,但他心中是多么敬仰孫中山先生啊!當他看到陵寢上的四個字:天下為公時,便又加快了沉重的步伐,這位叔叔和眾多游人一樣,來看望孫中山先生,他的名氣可真大。
孫中山先生的墓在山頂,途中要爬392級臺階,10個平臺,非常高。孫中山先生的墓是長方形的,在上面,用漢白玉雕成一個棺材,在棺材上,又雕出了孫中山先生躺著的石像樣子,周圍放了許多鮮花。人們瞻仰著這位偉人,心中充滿無限敬佩,臧克家寫的詩中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孫中山先生就是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人。
看完孫中山先生,我們有來到音樂臺。我剛進門,就看見兩只鴿子,在旁邊的草叢中,吃著游人給它們的食品。走到前面,我的心一下子好開心!在一個寬闊的廣場中,有著上千只雪白的鴿子,無數的游人在給它們喂食。我們也迫不及待地買了兩包,放在手心,給它們吃。頓時,許多小鴿子都飛到了我的手上,我看著它們,只見它們雪白的羽毛,紅紅的嘴,紅紅的爪子,黑黑的眼睛,它們正開心地吃著我手上的食物。剎那時,我的頭上、肩上、雙手上都站滿了小鴿子。已經吃了的,可還想吃,沒吃的,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吃的,希望我能給它一粒,有的站在我腳下,在想往我手上飛呢!這時,鴿子和我仿佛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老朋友了。
整個音樂臺成扇形,在中間,有一堵音樂墻,那里不時發(fā)出優(yōu)美的音樂,有時它們聽到樂曲,一時興奮,會群鴿飛舞,然后像一朵朵白云輕輕地飄落在地上,草地上仿佛開滿了白色的花兒。游人們都很喜歡充滿靈性的鴿子,音樂墻上也有許多鴿子,它們很快樂,餓了就去游客手中吃東西,渴了就飛到水邊喝水,累了就蹲在音樂墻的龍嘴里休息,無憂無慮地生活著。
中山陵景區(qū)很大,有許多景點,游人只能選擇性的游覽,無論是那個景點都會帶給人無窮的遐想,它不愧是藝術家們的大手筆。
游中山陵作文(3)
游中山陵
今天是星期天,春光明媚,到處洋溢著春的氣息。我和爸爸一起去中山陵游玩,那里可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墓。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不,比蜜還甜呢!
我和爸爸買完票,便踏上了瞻仰孫中山先生的旅程。
我們來到陵墓入口。陵墓入口有高大的花崗石碑坊,上面刻有孫中山先生的手書“博愛”兩個金字,顯得十分顯眼。
一路上,我們聽導游講解著:中山陵是我國偉大的名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他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鐘山。整個建筑群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宏偉。另外,兩旁的樹似乎感覺到冷,都一個挨著一個,抱在一起,像兩片森林。經過了解,我才知道這兩片森林的來源:原來是南京解放后,由劉伯承擔任市長時,他特地從湖南運來2萬株衫樹和梧桐樹,種植在這里。30多年來,經過中山陵園不斷整修拓新,整個園陵面積達3000多公頃 。園陵周圍,都郁郁蔥蔥,景色十分優(yōu)美。
我們走啊走,便來到了碑亭。碑亭里刻著十三個大字: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于此。寫得非常有氣派,可我心里卻覺得有點遺憾?赐炅吮,眼前就是392級臺階了,據說為什么設計392級臺階,還有三個原因:一是因為當時中國有人口3億9千2百萬。“哇,好雄偉!”我驚嘆到。我爬呀爬,才爬了不到一半的臺階,我便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我爬不動了,爸爸你背我”我撒驕的對爸爸說。爸爸說:“你多大了,還讓我背,你不覺得很臉紅嗎?”“就一回嘛!”我懶聲懶氣的說。爸爸搖著頭,無奈地把我背起。我們走過了392級臺階,老爸已滿身是汗。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祭堂。祭堂的門楣上方銹刻有孫中山手書“天地正氣”四個大字和國民黨元老張靜江手書“民族、民權、民生”。好壯觀呀!進入墓室,堂中有用大理石雕刻的孫中山先生的臥像,逼真生動,是世界著名雕刻家保羅蘭竇斯基的杰作。墓室直徑18米,高11米是個圓形墓室,站在山頂。
我們走啊走,時間好似一支離弦的劍,感覺好像剛剛過了一會兒便游完了整個中山陵,讓我留連望返;厝,我一定要好好寫篇作文,來贊美他!
游中山陵作文(4)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東北的紫金山上。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這風景如畫的南京,盡情欣賞這讓人流連忘泛的美麗風景。
中山陵是為紀念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孫中山先生而建設的。孫中山先生因為堅持“天下為工”的思想,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然而,這位深受老百姓喜愛的總統(tǒng),僅僅在位兩個月就辭職了。辭職的第二天,他和他的隨從來到紫金山現在中山陵的位置打獵。見這里風景秀麗,便對左右說:“我死后若能葬在這里,也就心滿意足了。”他的左右一聽這話,忙說:“先生現在這么年輕,怎么會想到這種地方去呢?”先生笑而不答,當時他只有46歲。在他病重的期間,他還常常跟左右說死后要葬在紫金山。孫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國內進行了第一次招標建設。最后確定選用福建省的一位著名建筑師的方案,并聘請他為總工程師。工程原計劃一年半完成。結果由于戰(zhàn)亂,實際用了兩年半多的時間才完成。將先生靈柩迎到南京的那天,舉國上下沉浸在一片哭聲之中。
進入中山陵,首先經過的是博愛門。博愛門上方寫著“博愛”兩個大字.。往前走,就是碑房了。碑房正中央,是先生的石碑。石碑正上方,刻著國民黨黨徽。碑房之后,就是392及臺階。這392及臺階代表著中國當時3億9千2百萬的人民。392及臺階之上,就是靈堂了。
離開中山陵時,我被他樸素的精神所感動。我想:如果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像中山先生一樣,那天下將變得會有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