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起沉重的手
“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能感到你是一個很乖的孩子,文靜內斂,學習認真。要是你能多舉手發(fā)言,走上講臺一展風采的話,你的表現(xiàn)會更出色。”這是我的《成長腳印》中老師的一段評語。幾乎每一次都離不開這個主題——多多表現(xiàn)你自己。我知道自己不愛發(fā)言,但是六年的小學階段,不能一點改變也沒有吧。自從翻看這幾年的評語,我都在想一定要改變。有了這念頭,我就一定要成功。于是開始了我的改變歷程。 第一次,這是一次語文課,課堂上和往常一樣,發(fā)言的發(fā)言,聽課的聽課,這時,老師又提了一個問題,教室里一下安靜了許多,同學們都被難住了!經過思考,我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回答的出來。我看看周圍,沒人舉手,自己的手又不敢舉起,心中不停地想:都說了本學期要改變,怎么能放棄?但是也許這次太冒險了?可沒人舉手呀,我這樣是不是太魯莽了一點呢?萬一答錯就糗大了。舉還是不舉?我的心怦怦跳著,我的手在課桌前做著極不自然的動作?炫e!要不然會被別人搶答!我剛想舉起沉重的手,這時只聽到老師說:“你來說!”原來已經有人先舉手了。我的心雖放了下來,但仍然不太安心。早知道早點舉手,就不會被別人搶題了!我還在多想什么呢?我責怪自己。第一次便以失敗告終。第二次,那是一節(jié)數(shù)學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老師的每一個提問舉手的人都很多,我被這種氣氛感染了。在下一個問題提完后我心中果斷的想快舉手,不然又要被搶答了!結果老師一次也沒注意到我的手,我心中失望了些,但我仍暗暗鼓勵自己,我已經舉起了手,是老師沒看見,不要緊,下次再加把油就一定ok。就這樣,這學期的第二次也失敗了。厄運連連,緊接著,第三次也因我的反應慢而被搶答了。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成功,發(fā)言又不是什么難事,那么多人能成功,我也就一定會成功,什么事不是都要靠堅持不懈才能成功嗎?我只要把手舉高一點老師怎么會不注意,只要反應快一點,還怕老師不點我的名?抱著這種意念,我又踏上了我第四次的歷程。那還是一節(jié)語文課,我似乎對那天的知識特別有靈感,幾個問題下來我雖沒舉手,但我都會,我弄清了我的分量,在心中暗暗自喜,幸好我預習充分,問題都會,現(xiàn)在是我發(fā)言的好時機,我不怕錯,不怕?lián)尨,所以,加油!在老師下一個問提問下來后,我仍下意識的望了一下四周,沒人舉手,好。!我這就大顯神威了,我堅定地舉起了手,它竟不像往常那么沉重!我來不及想這點,老師已驚喜的喊了我的名字,我一鼓作氣,回答完整,得到了老師的夸獎和同學們的掌聲,我心里喜滋滋的。之后就再也沒有“沉重”的手了,只有大膽、快速的“手”了。從這以后,我又多次舉手,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我終于明白,只要有勇氣,有持之以恒,有遇到困難不退縮的精神就能成功。你看,我這不是擺脫了我“沉重的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