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根燈芯》有感
這幾天,我認真閱讀了《一根燈芯》這本書。這是我第一次讀偉大的導師毛主席的故事,所以讀的特別認真、仔細。這篇文章寫在1927年深秋。毛澤東同志領(lǐng)著紅軍來到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jù)地,由于敵人的封鎖,“油”進不了山,紅軍的服裝彈藥、糧米油鹽都很困難,就連一根燈芯也難以找到。所以毛委員就下了一道命令:夜間熄燈號一響,戰(zhàn)士們都得熄燈,只許連部的一盞燈亮著。毛委員為什么在一根燈芯上精打細算呢?為的是保證紅軍有油吃,使有限的物資用的時間更長一些,以便度過困難,堅持革命斗爭。讀到這里,我對毛主席厲行節(jié)約的精神非常敬佩,不由得想起一件事來。前幾天我正在吃飯,吃的正香,有一個大飯疙瘩掉在地上,我也沒撿起來,當時,爸爸看到了,就彎下腰,邊揀邊說:“唉,你怎么可以隨便糟蹋糧食呢?這可是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當時我聽了還不以為然。今天,我讀了《一根燈芯》這篇文章,又想起這件事來,感到十分慚愧。在中國革命最艱難的時期,毛主席的工作那么多,還在一根小小的燈芯上精打細算。在今天,為實現(xiàn)“四化”的今天,難道就不需要這種精神嗎?我越想越感到自己做錯了。不僅革命前輩創(chuàng)業(yè)時需要節(jié)約,今天,我們要實現(xiàn)“四化”同樣需要節(jié)約,才能使我國盡快的積累財富,實現(xiàn)“四化”。我認識到,節(jié)約是一種愛國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