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我的小學》有感
今天,是星期六,在學校的組織下,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松滋影宮觀看《我的小學》這部電影。
這部影片的主要內(nèi)容是山村少年鄭福生是如何努力自學成材的,學校出于教育青少年的目的組織了這次活動。
故事講述了在一個貧困的山村里,有一個山村少年鄭福生,自幼父母雙亡,家庭非常貧困,從小輟學在家,照顧妹妹。年幼的他整天在家干活,砍柴燒火、洗衣做飯。
兄妹倆靠當教師的堂兄的資助,勉強維持生活。每天晚上,福生就座在油燈下自學。就這樣,他以同齡人少有的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自學完了小學全部課程,以各科全優(yōu)的成績考入縣中學。他發(fā)誓不僅要上中學,還要立志上大學。
“他的作業(yè)做錯了,半夜起來改;每天背著小妹上山砍柴”等等這些生動的鏡頭使我感動。我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都是媽媽給我做的,難道不應該向他學習嗎?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很少有孩子自個在家干家務,人人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個個都是家長手中的掌上明珠。但福生卻不這樣,他把快樂的童年給了妹妹,那他自己的童年又在那里?但是,他沒有氣餒,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他一邊念書一邊照看妹妹。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向他這么小,沒去上學,而在家照顧弟弟、妹妹的。像影片中講述的,何況他還是個男孩。我們應該向影片中的福生學習,向那些有自信心的孩子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那種自信心強的精神。
這部影片深沉、發(fā)人深省、催人淚下,影片中的主人公福生對上學充滿了無限向往。當我看到福生在教室外面頂著凜冽的寒風聽老師講課時,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我們有這么明亮的教室,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和鄭福生相比較,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認真聽老師和家長的話呢?
對于一個沒在學校上過一天學的福生,就這樣邁入了人生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