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列強的罪惡》有感
讀了《列強的罪惡》這本書,我體會到清政府的腐敗。
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的黑暗統(tǒng)治,使我們千年文明古國哀鴻遍野,冤獄遍野,民不聊生,國防殆盡。于是,當時的中國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巨大漩渦中,成為他們掠奪的巨大市場。鴉片戰(zhàn)爭時期,西方國家無理發(fā)兵,干涉內(nèi)務。而清朝統(tǒng)治者為了自己的利益,喪權(quán)辱國,屈辱退讓,和英、法、美、日等國,在短短的一百年之間,簽定了一千多個不平等條約。就連英法聯(lián)軍毀圓明園之后,清政府還以保全大局為由,簽訂了《天津條約》。這無非是想保住自己的皇帝寶座,維持住即將瓦解的封建王朝。他們使祖國長期封閉,經(jīng)濟文化不斷衰落。圓明園遺址幾根孤零零的柱子就是腐敗的鐵證之一,如今在圓明園的每一寸土上,還都記載近代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列強的罪惡》揭露了帝國主義的罪行,部析了中華民族在近代史上遭受苦難的根源。它把一個個恥辱記在書籍中,更把思考留給了讀者:
我們作為龍的傳人,怎能不思考呢?我國是一個有著崇高民族氣節(jié)的國家。為什么自己的國家會在自己的國土上被強夷付之一炬?為什么自己的人民會被外來的賊寇肆無忌憚的凌辱?《列強的罪惡》這部電影給了我答案:貧苦就要挨打,落后就不能在世界上立穩(wěn)腳跟。我,作為炎黃子孫,21世紀的主人,更加應該立下用自己的雙手與血汗,使祖國繁榮昌盛的遠大志向。
而現(xiàn)在我們國家和那些世界強國比起來就有些落后了,想到這些,我心中就會激蕩起富民強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