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吳文化公園
星期五,我們游玩了吳文化公園。
景點取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以福壽喜吉慶民俗為內涵,山莊設百壽廳、百福堂、雙喜院,還有承露臺、百福百壽碑廊以及百歲階、百柏林、揖壽松等一批附屬建筑和景物。面積1200平方米。 百壽廳既展示豐富多彩的壽俗,又是為社會服務的大壽堂。備有由著名專家王世緗設計的明式紅木家具,布置富麗堂皇,供社會慶壽租用,并提供攝影、攝象、紀念品禮貼、壽宴等全套服務。兩側廂為長升廳,供過生日社會租用。 雙喜院備有豪華花轎二頂,并有新郎新娘穿的鳳冠霞帔。設有喜房、喜堂,供新婚、銀婚、金婚、鉆石婚者租用。 百福堂為養(yǎng)生堂,分飲食養(yǎng)生、氣功養(yǎng)生、體育養(yǎng)生、房室養(yǎng)生,并進行咨詢服務。
我們先來到通天坊,聽說它建于堰橋鎮(zhèn)南大街口,氣勢一雄偉,與"孕吳門"南北相映.上書"無錫吳文化公園"六個金色,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題寫. 堰橋原名"天上市",自當通天,又說山頂有 竹,名"通天竹".因以坊名. 吳文化研究促進會會長張金海撰聯(lián)二幅:"漫道亭飛橋著意裝點吳地關山景,古蹤追新功信手傳送荊蠻春秋書"、"高竹通天窺仙境世人有幸,山風拂地弄春色時節(jié)如斯"分別由書法家趙冷月、任政書寫。
公園內還有始建于三國年間現(xiàn)重建的崇慶庵,設前殿、配殿、誦經堂。據(jù)傳三國時吳大帝孫權母曾誦經于此而得名。
吳文化公園是我們無錫的悠久的古老公園,我們要保護這些悠久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