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今天,我校舉辦了元旦聯(lián)歡晚會。
1——5年級每個班都有一個節(jié)目,這15個節(jié)目個個精彩,引人注目。舞蹈優(yōu)美嫻熟,歌聲嘹亮悅耳,朗誦抑揚頓挫,節(jié)目緊扣主題。四(3)班的節(jié)目最為精彩,扭秧歌的拿著長絲巾隨風飄舞;戴面具的演得和藹可親,絲毫不受戴著面具的限制;大合唱的穿著華麗的服裝,精神抖擻,聲音響亮……他們表演得多么熟練呀!他們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其他17個班的掌聲、贊嘆聲。我心想:如果我是他們中的一員該多好呀!但我的腦子里突然出現(xiàn)了放學后,他們在操場上辛苦地排練的情景:扭秧歌的滿頭大汗,無力地揮舞著長絲帶,根據(jù)老師的話改動著自己的動作;戴面具的還不怎么熟悉,戴著面具像滿頭蒼蠅似的跑,時不時會撞到人,摔上一跤;大合唱的同學聲音慢慢輕了下去,手腳開始發(fā)麻……不僅是他們,別的班級都這樣在訓練,堅持了整整幾個星期。我突然感受到:原來想要在臺上度過這短暫的幾分鐘,竟要付出幾個星期的辛苦努力,要在“臺下”練習上十幾遍甚至幾十遍。
我不禁想起了我為了通過電子琴考級,每周都要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2個小時,暑假天天還要練習很久,只有練習了上千遍才能在考官演奏上一遍。我又想起了語文書中的吳霜。她為了學好唱戲,像媽媽一樣在臺上表演“三分鐘”,臺下付出了“十年功”。她6歲就開始在師傅收下鍛煉自己,付出了無數(shù)汗水與淚水之后才成功地上臺表演了“三分鐘”。
從這三個事例中,我深切體會到了那句話“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含義,這話說得多好呀,它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