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粽子
盼啊盼!端午節(jié)終于來臨啦!今天,我要教大家兩個知識,要注意看好嘍!
知識點一:《端午節(jié)的由來》
屈原生活在距今兩千多年的戰(zhàn)國時期,是楚國人。當(dāng)時,秦國與楚國爭奪霸權(quán)。為實現(xiàn)楚國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屈原積極輔佐楚王,然而他的主張卻遭到反對,并被放逐江南。楚國國力日漸衰敗,不久,秦國攻占了楚國。屈原聽到這一噩耗,無限悲憤,毅然跳入 羅江,以身殉國。那一天正好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jié)。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傷害屈原,人們就用粽葉包米做成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蝦。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就用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紀(jì)念屈原。
知識點二:《怎樣包粽子》
在這個全國歡慶的日子里,你想自己包幾個香噴噴的粽子嗎?想的話,看好啦!今天,我們請到了一位包粽子高手——奶奶,請她為我們講課吧!
奶奶:“首先得有準(zhǔn)備工作。準(zhǔn)備好粽葉、糯米、肉和其他佐料。在包粽子之前,得先將粽葉提前浸泡12小時或用沸水煮軟泡發(fā),粽葉的選用也很關(guān)鍵;接著將糯米提前浸泡3—4小時;然后把其他餡料剁碎加入佐料。
我:“選粽葉也有講究?”
奶奶:“粽葉的選用: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我:“哇,奶奶你酷斃了!”
奶奶:“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fù)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等材料都準(zhǔn)備好了,就可以包粽子了:將兩張粽葉疊加,折疊成漏斗的形狀,放入少量的糯米(不能放滿)和事先準(zhǔn)備好的餡料,在餡料的上面再加蓋上一層糯米,用力將粽葉裹緊,再用繩子將粽葉綁緊,粽子就包好了。接著要煮粽子:裹好的粽子檢查一遍,不要有穿洞或者漏米的哦,繩子要綁緊,以免煮的時候松開哦! 把裹好的粽子整齊地擺進(jìn)鍋里,加水(漫過最上面一層粽子即可),猛火燒開,改慢火煮2-3個小時。煮粽子最好的煮法是用煤火慢慢的煮上他幾個小時,現(xiàn)在條件限制都是用天然氣,只好用高壓鍋了,開鍋氣壓上來后小火再煮半個小時,關(guān)火悶到氣完全沒有就可以了。
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都快流口水了,同學(xué)們你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