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笛的秘密
今天上音樂課,老師讓我們帶豎笛。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先拿出自己的豎笛為我們吹奏了一曲好聽但不知名的樂曲。我想:這么一根不起眼的“管子”,為什么會吹奏出如此好聽的聲音呢?
下午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晚上到了家我也沒有想出一個因為所以然來,只好走到電腦面前,打開電腦,從網(wǎng)上找 答案。經(jīng)過我一番辛苦的東翻西找,終于讓我在一個網(wǎng)頁找到了答案。原來是這樣的:豎笛是靠管腔中空氣柱的震動來發(fā)音的,音孔的作用是改變氣柱的性質(zhì),而笛膜的作用只是起共鳴,增添音色的效果。如果將低音笛的膜孔用醫(yī)用膠布貼上,還能達到蕭的效果呢。上面還說可以把笛子分為三部分,笛膜就在上部分,眼見為實,我決定把笛子拆開來看看。我把豎笛的上半部分撥了下來,往里面一看,結(jié)果真的看見了一個白色的,上面有很多孔的膜,看來那網(wǎng)頁上說的是真的,原來發(fā)聲是這么一回事呀。上面還說不僅是笛子使用空氣柱的原理,蕭、葫蘆絲、長笛等都是用的這個原理。原來這神奇的空氣還有這么大的作用呀。
看來這些普通的樂器真的也有一些不同尋常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