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之行
宜興之行
――名勝風景區(qū)游記
揚子三小五(1)班沈子敬
“五一”假期,我去了風景優(yōu)美的陶都——宜興。
宜興市位于江蘇省最南端。它的南面為山區(qū),北面為平原,西面為圩區(qū),東面臨太湖。其中,南面的景點不僅好玩,而且豐富。
我們先來到了位于江蘇、安徽、浙江三省交界處的宜興風景區(qū)――竹海。一聽這名字,你肯定會認為景區(qū)里有很多竹子。這可不,剛進景區(qū)大門,沒走幾步,便看到了滿山遍野的竹子。它們有的翠綠,有的碧綠,有的深綠,還有沒脫皮的小毛竹。竹子與竹子之間那密密層層的竹葉,把炎熱的陽光都擋住了,使得山下格外陰涼。一陣風吹過,成千上萬的竹子隨風搖晃,遠遠看去,真像一片泛起波浪的綠色海洋。不遠處,有一個叫做“鏡湖”的湖,湖水十分碧綠、清澈,透過水面,可以看見湖里的小魚在游動。遠遠觀望,竹林與鏡湖相映成趣,分外迷人。
繼續(xù)往山上走,我忽然看見了幾塊鑲嵌在山上巨大的石頭。走近仔細一看,原來這就是“太湖之源”。只見幾縷細細的水流從這幾塊石頭縫里流出來。嘗幾口,清甜清甜的。這就是太湖的源頭!我們便在此留影,作為紀念。
下午,我們又去了離“竹海風景區(qū)”不遠的“陶祖勝境風景區(qū)”。在眾多的景點中,令我最難忘的還是“慕蠡洞”了。“慕蠡洞”分為旱洞和水洞。洞內(nèi)十分潮濕,陰冷。旱洞分為五個宮,其中最有趣的還是崩塌宮了。崩塌宮的頂兒,是由十幾塊大大小小的石頭組成,從洞底往上看,仿佛一頂,就能把洞頂開。在五彩的燈光下,顯得更加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