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崇義園
崇義園雖不大,但是景色別致,幽雅清靜,是個游玩、鍛練、休息的好地方。一早,我便和媽媽來到了崇義園。
我們來到北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小花壇,里面的花非常艷,像是在比美。花壇的正南面是假山,最左邊的像一只驕傲的哮天犬,右邊的像一只狗媽媽帶著一只狗寶寶,中間的最高,像是二郎神坐在那兒,那三只狗的頭都向天仰著,好象在狂叫,似乎要告訴人們:以后的日子會更加興旺。兩邊種著高高的樹、樹上的鳥兒十分活潑,有的站在枝頭興奮的歌唱,有的飛在空中相互追逐,有的在葉叢中拍打著翅膀。四周傳來了各種各樣的音樂,花壇和假山的中間是一塊平整的土地,老年人們在這兒做起了健身操,扭起了秧歌,打起了太極,動作雖慢然不是那么靈活,看上去卻也十分的優(yōu)美,年青人和小孩子們打起了羽毛球,踢起了鍵子,跳起了大繩……旁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路,小路是由大理石鋪成的,每塊石板間都有一指寬的間隔,種著小草。小路的兩旁高高的楊、柳和低低的柿子樹、菩提樹相間著,樹下還有帶刺的紅月季以及粉紅色、深紫色的喇叭花。我和媽媽隨著小路左彎右轉,在小路的盡頭看到了一座仿古的涼亭,紅紅的柱子、綠綠的瓦,在茂密的翠林映襯下,像一幅美麗的圖畫。走進去,涼亭的頂部畫著不同的圖案,看上去十分的傳統(tǒng)、精致。涼亭里有三五個人正在吹拉彈唱,顯得十分悠閑。順著小路向南拐,眼前呈現(xiàn)出了彎月似的湖,湖面很平靜,象一面大鏡子,各式各樣的游船在湖面上靜靜地泊著,有鴨子的、天鵝的、熊貓的……
在湖的對岸有三面形態(tài)各異的石雕墻,雕刻著不同的圖案,我們沿著湖岸,踏著黑白相間的鵝卵石小路繞到了石雕墻的前面,一面面墻上用浮雕的手法刻著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圖案。第一面墻上雕刻的是人文篇。記述了孝義的由來和17位名人的頭像,以及他們?yōu)樾⒘x做出的杰出貢獻;第二面墻上雕刻的是建設篇。墻上刻滿了孝義新時期的代表性建筑以及休閑娛樂場所,城市繁榮盡在其中,鳥翔藍天,魚游碧波,人們在這里盡情的玩耍;第三面墻上雕刻的是文化篇。孝義的名勝古跡、傳統(tǒng)技藝術應有盡有--臨黃塔、魁星樓、三皇廟、慈勝寺……剪紙、皮影、木偶……
穿過浮雕墻,順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一直向南走,忽然眼前一片耀眼的金光,仔細一看,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卷半開著的巨大的金色竹簡,繞到竹簡的正面,只見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崇義園記,大字的后面是一行行小字:政府建園,供市民游玩怡情,且傳承吾尊孝崇義文化也。園中花卉逞艷,林木競奇。曲徑環(huán)繞,亭臺高距。太湖石嶙峋,凸顯自然,崇義墻浮雕盡繪人文。碧水映藍天,噴泉畫美景。賞心悅目,陶情怡性,徜徉園中,不亦樂乎,為記。--馬夏民撰。這篇園記讓我對剛才欣賞到的美景不禁回味無窮。
走過竹簡前的小廣場,我和媽媽來到了崇義園的南門口,南門的西側林立著各種各樣的裝飾燈,燈的外罩上面印著歷代詩人的傳世之作。讀著這些詩句,我和媽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孝義人文文化的廣場----崇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