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源自勤奮作文600字
華羅庚說過:“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任何可以投機取巧的辦法,如果想有更多知識就必須勤奮。
成功的智慧和你得到的知識往往與你的付出成正比。比如西漢東涌人匡衡。小時候喜愛讀書,可是家里很窮沒錢買燈燭,他就天天抓螢火蟲拿到一個玻璃杯里,可是天天抓螢火蟲太浪費時間,他就把與鄰居家之間的墻壁鑿穿,借著鄰家的燭光,夜夜如饑似渴地讀書,長大以后,成為西漢著名的文學家。正是他的勤奮,他才能長大以后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成功的路上也會有很多的挫折,比如戰(zhàn)國時的蘇秦,是個洛陽人,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想求見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到了別的國找出路了。但是找了好幾年,也沒做官。后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穿著草鞋,挑了一個破擔子,一副狼狽樣。他被他的父母狠狠地罵了一頓,蘇秦受了很大的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后,他發(fā)憤讀書,鉆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雖然很疼,但卻精神起來了,他就接著把書讀下去。傳說,他晚上念書的時候還把頭發(fā)用帶子系起來拴到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頭向下栽,就會頭發(fā)揪得頭皮疼,他就清醒過來了。這就是人們說的“頭懸梁,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就這樣,用了不到一年的功夫,他就掌握了很多的知識,后來他成為戰(zhàn)國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要你努力付出,就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