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羲之與墨池》有感
讀《王羲之與墨池》有感
最近我讀了《小學(xué)生德肓故事》中的《王羲之與墨池》一文,對書法家的成才之路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王羲之是東晉人,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漂亮流利的書法字體,被人們稱為“書圣“。王羲之7歲開始練字。他家門口有一個水池,王羲之寫完字之后,就到池邊洗筆,王羲之長年累月在那兒洗筆,他家門口那個水池的水也變成黑色的了。后人把那個池稱做“墨池”。
讀了這則故事,我深有體會。我也是7歲練書法,雖然我家無大院、水池,但我有大筆、大紙、大墨、胸中還有大志,為了練好基本功,我不知流了多少汗,熬了多少夜。記得有一天晚上,由于我年幼,理解能力差,再加上手不聽使喚,“江山千里”四個字怎么寫也寫不好,不是“山”太胖。就是“千”太瘦。這時爸爸告訴我,王羲之寫一點學(xué)了三年。于是我用冷水擦把臉,打起精神,重新寫起。一遍,二遍,三遍……反反復(fù)復(fù)地寫。當(dāng)我寫好時,已慢凌晨兩點了。這幾年來,我平均每個星期六星期天都比別人少睡兩個小時,刻苦臨帖,學(xué)習(xí)前人的長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老師,爸爸和媽媽還有老一輩書法家?guī)椭,幾年來,我的字好了很多?/p>
雖然我的字還沒有別人寫得好,但我深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我要以老一輩書法家為榜樣,刻苦學(xué)習(xí),爭取更好的成績。 六年(5)班
簡評: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