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冒險家——鄭和
鄭和這個名字對我來說并不陌生,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經(jīng)常帶我去鄭和公園游玩,那個時候媽媽就告訴我:鄭和是古代的一名大英雄,那個時候他就乘著大木船到過世界的好多地方,我好羨慕他。
今年是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對鄭和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鄭和是云南回族人,本姓馬,小時候被閹入宮,后來隨明成祖朱棣起兵立功,賜姓鄭,叫鄭和。雖然他小時候歷盡磨難,但他從不屈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英雄,舉世聞名,為中國的歷史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明朝永樂三年(公元14XX年)六月,鄭和第一次率領(lǐng)2.7萬多人,分乘62艘大海船,浩浩蕩蕩地從江蘇太倉出發(fā),途經(jīng)近十個國家,后來又六下西洋,到過許多國家,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的東海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我敬佩他的智慧和膽量,這時我不由得想起了有名的“泰坦尼克號”,“泰坦尼克號”建造于二十世紀初,她是當(dāng)時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游船。泰坦尼克號有260米長,28米寬,重大約46000噸,比鄭和的船可大多了,船上有899名船員,可以運載3300名乘客!疤┨鼓峥颂枴碑(dāng)時被認為是一個技術(shù)成就的完美作品。
16個水密(不進水的)艙防止她沉沒。一個船員在航行中說過:“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碑(dāng)時人們稱她為“永不沉沒的船”確實她的造船技術(shù)要比5XX年前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先進的多,可惜還是沒有躲過海上的冰山,最終葬身于海底,由此可見,當(dāng)時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充滿了艱難險阻,要經(jīng)常地應(yīng)對惡劣的氣候,要應(yīng)對海洋的看不見的水下情況……
我由衷地敬仰鄭和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我要把他的精神用在我今后的學(xué)習(xí)上,為祖國的建設(shè)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