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的四和院
我家就住在經(jīng)七路旁的一個四合院中。在高樓大廈的懷抱中,這種小院已經(jīng)不是很常見了?墒俏蚁矚g這小院,這里總讓我感受到一種溫馨,愉悅。
清晨,一輪紅日剛從天邊升起,小院就開始熱鬧起來。
我急匆匆地從屋里沖出來,一邊系著衣服扣子,一邊說著:“不得了了,今天肯定要遲到了……”說著就沖進(jìn)了廚房,在里面忙亂的尋找著當(dāng)作早餐的食物。此情此景被住在東屋的李姥姥看見了。她忙端出自己剛下好的水餃,給我送來。李姥姥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是個“熱心腸”,整天拖著她那纏足的小腳,在院子里忙前忙后。鄰居家誰有困難找李姥姥準(zhǔn)沒錯。所以大家都親切地叫她李姥姥。
“王璐啊,快吃吧!看你們這些小孩子啊,就不知早起一些。”李姥姥一邊說著,一邊將水餃端到了我的面前。
我一見李姥姥送來水餃,不好意思地說:“謝謝姥姥……”
“看你這孩子,遠(yuǎn)親不如近鄰嗎?快吃吧,快吃吧!”
小院中的人們互相招呼著,離開了小院,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中午,小院又恢復(fù)了熱鬧的景象。
放學(xué)了,我們這些居住在小院的小學(xué)生像歸巢的小鳥,總是首先趕回小院。這時,住在南屋的、我的好伙伴曉曉卻只有一個人等在家門口,曉曉的爸爸媽媽都沒有回來。同住在南屋的高伯伯看見了,連忙叫曉曉到他家去吃飯。高伯伯是一位下崗工人,現(xiàn)在靠開出租車生活,所以他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他便成了小院的“義務(wù)服務(wù)員”,誰家有事言語一聲,他總會熱心的去幫助。小院的孩子們最喜歡他。
“曉曉,來我家吃飯吧。”
“不用了,我爸爸快回來了。”
“看你這孩子,怎么這么見外,高伯伯家不就是你家嗎?快來吧!”高伯伯的一席話,引得鄰居們都來到小院中。
這種時候總少不了李姥姥,她趕忙說:“曉曉啊,去吧。就去你高伯伯家吃飯吧,也不是去吃一回了,可別見外了。”在大家的勸說下,曉曉只好跟著高伯伯去了。
在一陣“鍋碗瓢勺交響曲”后,小院又恢復(fù)了平靜,人們開始了下午的工作。
天漸漸黑了下來,小院的人們又像鳥兒歸巢似的,回到了小院。
小院里的每一戶人家都開始了“晚餐進(jìn)行曲”。住北屋的小魏阿姨家中的電話響了起來,“嗷,去單位,……一定去嗎?……好吧,我就到。”
小魏阿姨只好來到了我們家門前,“他張嬸,還得麻煩你點(diǎn)事,你看我要去工廠有急事,可月月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小魏阿姨說的月月是她的獨(dú)生女兒,才五歲,一人在家當(dāng)然大人不放心。
媽媽趕忙說:“小魏。】烊グ,月月就交給我吧。你放心。”說話間,月月已經(jīng)自己跑進(jìn)了我家,和我玩了起來。也是,這月月老是在我家進(jìn)進(jìn)出出,今天吃頓早餐,明天睡上一覺,真像是在自己家一樣。
小魏阿姨走了,小院中還是有說有笑,充滿了溫馨和愉悅。
這就是我家居住的小院——溫馨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