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他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因為我們只見過一面,而那一面,沒能讓我來得及問他的名字。
滿頭白發(fā),佝僂的腰,干枯的手是他最顯著的特征。一件破布衫,一根粗糙的拐杖,成了他終年不變的形象。最初的認識,完全是聽來的,因為關(guān)于他的傳聞很多。有人說他無兒無女,由民政救濟;有人說他兒孫滿堂,但都不管他;還有人說他流浪到此,一住就是十幾年過去了……帶著種種疑問,我決定去見識見識他。
看見了,看見了,正如人們所描述的一般,歲月的滄桑在他身上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痕跡?墒窃倏纯此纳袂----他好象很清閑的樣子,坐在街邊的一條石凳上,迷著眼睛似乎很愜意地曬著太陽。這和我想象中的他完全不一樣。在我想象中,一般無兒無女的老人都是去乞討的啊!他卻是個例外。是他有退休金?還是他有不動產(chǎn)?正當我漫無邊際地遐想的時候,只聽 “咚----”的一聲,一輛自行車倒地了,一個6、7歲的小女孩從車上摔了下來。我看見了,周圍還有好幾雙眼睛也看見了,但誰也沒有伸手……這時,一雙干枯的手把小女孩扶了起來,拍拍小女孩身上的泥土,滿是皺紋的臉上卻笑呵呵地安慰著小女孩:“別怕,別怕,沒事了!沒事了!來----”多么溫馨和諧的祖孫畫面。我的眼睛濕潤了,為自己的麻木,為周圍人的無動于衷汗顏,同時也被老人的舉動感動了。一種沖動促使著我跑到了老人的身邊,我想從他身上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我深深地打量著老人,他也奇怪地看著我:“小姑娘,有事嗎?”還是那張笑咪咪的臉。
“老爺爺,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你有工作嗎?”老人愣了一下:“當然有,剛才我就在工作呀。”這回輪到我發(fā)愣了,隨即我就明白了:老人是把幫助別人看作是自己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