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的我
曾經(jīng)用筆談過很多東西,現(xiàn)在想用它來談?wù)勛约骸?/p>
年少時我是一個自命不凡的人,和每一個孩子樣盼望長大,于是我懂得了出門應(yīng)該像大人一樣邁開悠閑的步子,而不是天真地騎在父親的脖子上。我喜歡在同齡人面前顯示我的成熟,看著他們羨慕的目光,我有成就感。后來就漸漸覺得精力不支了,我太小,忘了本該有的天真,在經(jīng)歷了一次次的各種各樣的挫折后,我學會了隱藏,而不是自我展示。母親告誡我,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的特點,不要刻意地去提前或延長,否則它們將掩蓋你所獨有的光芒。我含蓄而不緊不慢的性格就是從那時培養(yǎng)起來的。并且知道了世界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樣小,我的不凡并不能夠說明什么。那一刻,我的銳氣和反抗精神被徹底磨滅了。
后來,長大了些,離開了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我們搬遷了。遷入了一個巷子里,巷子的氛圍讓我變得格外安靜,讓我渴望平穩(wěn)和平凡。我家的左鄰右舍都挺喜歡我,是因為我總是一團和氣,跟我在一起挑不起是非。那時的我幼稚地幻想就這樣活下去心如止水。心里不免滋生出幾分神圣感,仿佛我是個大人物而扎根于此,分外激動。我對外婆如此這般地說了自己的想法,誰知她竟安詳?shù)負嶂业念^發(fā)說:傻丫頭,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人哪里有駐足不前的呢?外婆幾近干枯的眼窩里閃著光,意味深長地嘆了口氣,把目光投向一棵青松,若有所思地想著事。
再后來,我長到了一個稍稍懂得美的年齡。我對自己的容貌從來就沒有一點信心,特別是自己的眼睛,實在弄不懂擁有大眼睛雙眼皮的父母為什么就不肯遺傳一點點基因給我,為什么我的眼睛不大且是單眼皮。我曾為此事發(fā)過幾次火,但統(tǒng)統(tǒng)以失敗告終,到最后,我也相信自己就是這個命了。所以每次照鏡子,總會用秦文君老師在小說里寫的“雙眼皮漂亮,單眼皮聰明”來安慰自己,發(fā)揚阿q精神。在我的生活里,我的服飾里缺少裙子,我從不穿裙子,那種代表女性個性的衣飾。說實話,我打心眼里不喜歡裙子,我覺得那是女性軟弱嬌氣的象征。盡管這番說道會引起公憤,但我實在喜歡穿褲子的感覺,灑脫、精煉。那時是一個對美仍舊模模糊糊的年齡。
就這樣一直懵懵懂懂地長成一個十四歲的女生,很多概念在我的腦海里已經(jīng)基本成形。我不敢抱怨生活,因為我還沒有資格。只有小聲的發(fā)發(fā)嘮騷。但此時,我已知道了比美和金錢更重的東西——成績。我曾為它歡呼,曾為它流淚,曾為它撞得頭破血流,還不肯罷休。記得曾有過好多次,早晨5點起床背書。我承認在學習上我不是一個省心的孩子,我付出的無用功太多,走的彎路太大,所以也拖累了父母。父親是合格的父親,母親也是合格的母親。5點鐘,當天才蒙蒙亮時,他們就陪著我背,背不下來,我的慢性子此刻也不知跑到哪兒去了,急得淚如雨下,邊哭嘴里還邊喃喃地念著課文。父母就在一邊安慰我,知道急就好,只要肯下功夫,我們就能成功,一口吃不了一個大胖子。不知過了多少個這樣的清晨,當我拿期末考試的卷子,瞪著卷子上的分數(shù)時,心里不知有多欣慰。成績提高了,而父母眼眶下那黑黑的眼袋,則成了我內(nèi)心的愧疚。就為了那兩對眼袋,我發(fā)誓,將來一定讓他們過上舒適閑靜的日子。
我就是這樣長大的,總會相信自己的心里一定會有一泓玻璃一般的泉水,在關(guān)鍵的時候放出耀眼的光芒,干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