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間,又到母親節(jié)了。屈指算來,自己都有一個多月沒回老家看望父母了。雖然常通電話,但畢竟沒有見面時的暖暖溫情。
想到母親節(jié),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母親。
母親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她不知道世上還有個專門紀念母親的母親節(jié),也不知母親節(jié)是個啥,應該怎樣過。她只知道和自己的兒女、孫輩們在一起的開心日子就是過節(jié)。
母親是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勤勞樸實,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復一年。歲月的滄桑吹皺了她光滑的臉,染白了她烏黑的發(fā),生活的艱辛壓彎了她挺直的脊梁。漫長的歲月里,有苦也有樂。但母親給兒女們的印象總是滿臉的笑容。
母親是個不簡單的人。小時候,由于家庭貧寒沒有上過一天學,也不認識一個字,但母親很聰明,會算賬,記性也很好,從不貪小便宜,因而沒有上當受騙過。由于不識字,也很少獨自出門,她獨自一人到過的最遠地方,便是我們的縣城,也就是我安家的地方。但母親的心挺大,靠著她的全力托舉,子女們一個個走出了她生活了一輩子的山村,走到了縣城,到過省城,去過北京。
母親又是個積極向上的人。盡管她一字不識,但她善于學習接受新生事物。近幾年來,隨著農(nóng)村各項優(yōu)惠政策的落實,又加之長年的勤勞,生活條件、生活設(shè)施大為改觀。彩電、冰箱、洗衣機、燃氣灶等家用電器,母親用起來是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一幫老友們的鼓動勸說下,小打小鬧的玩起了“買碼”,雖然她一字不識,但講起碼經(jīng)來是頭頭是道,據(jù)說還能根據(jù)《天天飲食》上的內(nèi)容綜合下注,居然是輸少贏多。
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勤勞善良的農(nóng)婦,一個樂觀向上的老人,一個可親可敬母親。在有生的日子里,愿母親健康、快樂、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