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敬佩的人(2篇)
1 我最敬佩的人
我最敬佩的一個人乃伯仁矣——常遇春。
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名字,我還記得赫然映入眼簾的是“明朝開國名將”這六個字,后來在《明朝那些事》里面再一次見到了這個名字,于是才真正開始拋開那些頭銜和榮譽,來品味他的故事,了解他的人生。
我還很清楚地記得,他當初投靠朱元璋的門下時,說的那句話:“把先鋒印交給我,我是來拿先鋒的!”對于我來說,說出這種話是要多大的自信和勇氣!可他卻那么輕易地做到了,充滿自豪和驕傲,從而深深地震撼了我。后來在朱元璋攻克采石的戰(zhàn)役中,元朝軍隊在岸邊列隊,朱元璋的水軍無法靠近,是他單槍匹馬殺入敵營,用自己卓絕的謀略和過人的武藝而成功解救了朱元璋和一批批軍隊,破解了萬分火急的危機。而后,常遇春憑著他的機智和勇敢,占領了采石,他再一次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讓朱元璋對他另眼先看,獲得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先鋒印,我又一次對他充滿了敬畏。
在他身上,有著我非?释麉s不曾擁有的勇敢,自信,直爽和大膽,我一直都沒有足夠的自信和勇氣那么去肯定自己,悅納自己,更不會大膽,直爽地做出行動,那些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僧斘艺J識了他,看了他的故事,卻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他是那么不費吹灰之力地做到了,擁有了,似乎一切都是如此云淡風輕,于是觸及到了我的內(nèi)心,有那么一刻真實地感覺到那些我所渴望的東西是那么真實,仿佛在我的世界里,許多畏懼的東西都崩然倒塌了。這就是深刻的震撼,而引發(fā)了對他的敬佩。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還”,這是在他病死他鄉(xiāng)后所發(fā)的感嘆,帶點惋惜,哀嘆和無奈?稍谖铱磥恚@樣的結局并非不好,他的生前有過許多光輝的戰(zhàn)役,他靠自己的努力贏來了自尊和驕傲,這些都點綴了他的人生,使其更加耀眼,而他終究是沒有看到后來的悲劇,沒有讓他為自己的行為后悔,沒有讓他像其他的功臣那樣,帶著怨恨和無奈而去,這是一個好的結局,是屬于伯仁的人生。
我希望自己能像伯仁一樣,有著十足的勇氣和自信,有著自己的驕傲和自豪,有著美好的人生。也許是因為帶點奢望,所以產(chǎn)生了敬佩,但我依然相信,這一切都是對的。
評語:看到這個題目,很多同學覺得非常棘手,為什么呢?因為容易寫完,卻不容易寫好。
這位小作者在取材上很聰明,她拋開了我們平時寫濫了也看膩歪了老師、父母、解放軍、清潔工……她另辟蹊徑,寫了一位不是很出名的歷史人物。而文章中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信手拈來的歷史典故等等,無不體現(xiàn)了小作者閱讀量之大、功底之深!
作為廖恵同學的任課老師,我是她成長的見證人!一年下來,廖恵同學的作文進步可謂神速。如今,限時40分鐘,寫一篇90分的考場作文,對于她來說已經(jīng)不是什么難事了!但是,仍然有多少同學還在70多分苦苦掙扎?
廖恵同學很認真地對待每一句摘抄,很認真的寫下自己的評論或賞析,天長日久,她由此積累了大量的字詞和素材。如此虔誠的執(zhí)著,你是否做到了?看著她的作文成長之路,你是否得到了什么啟示?
2 曉曉
加博友 關注他
他的網(wǎng)易微博
最新日志
我最敬佩的人(學生作文)我最敬佩的人(我的作文)XX年下期八年級語文教學計XX年上期七下語文教學工作新課標中考課本知識總匯(語新課標中考課本知識總匯(古該作者的其他文章
博主推薦
相關日志
隨機閱讀
首頁推薦
日本靠女優(yōu)吸引青年入伍媒體用被虐照傷害張柏芝河南交警亂罰款還耍流氓北京百對雙胞胎聚會(圖)李陽'家暴事件'讓我感動華人捐八百萬給耶魯大學更多>>
對“推廣廣告”提建議
XX年下期八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我最敬佩的人(學生作文)
我最敬佩的人(我的作文) -09-13 20:17:59| 分類: 隨筆 | 標簽: |字號大
中
小 訂閱
我最敬佩的人
老孫頭是我們村的書記,他做事總是慢條斯理,給人一種慢吞吞的感覺。
比如,村里開村民大會,老孫頭發(fā)言了,他先清了清嗓子:“啊咳……啊……鄉(xiāng)親們啊……”然后再慢慢地喝一口茶,茶似乎很燙,他細細地用茶杯蓋子把茶葉撥開,輕輕地嘬了一小口,半瞇著眼睛,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鄉(xiāng)親們啊,今年收成不錯,值得慶賀!啊……哈哈哈……”臺下,早已經(jīng)是呼嚕聲一片了……其實,村里人對他很尊敬,說他辦事沉穩(wěn),又很公正,可我卻有點瞧不起這個慢悠悠的老頭子。
老孫頭走路的時候永遠是將手背在背后,眼睛盯著腳下的路,不知道是怕摔了,還是怕錯過了什么東西。據(jù)村里人說:還從來沒人見過他這輩子跑過步!
有一次,村里大全叔和別人打賭,說一定讓村里人看看老孫頭跑步的樣子,別人都說他瞎掰,大全叔故作高深地一笑:“嘿嘿,讓你們看看我的手段!”
過了一會兒,老孫頭從這里經(jīng)過,大全叔遠遠的跑過來:“孫叔,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嬸子剛才打水的時候不小心掉井里了!”老孫一聽,馬上往家跑,才跑兩步,大全叔和樹下乘涼的村民們哄的一下笑開了,老孫頭當即明白了,嘿嘿一笑:“兔崽子們!拿我老孫開涮!”哄的又是一陣大笑。
此后,再也沒人見過老孫頭跑過步了,直至我十二歲那年夏天。
那幾天也不知道天怎么了,一直陰沉著,還時不時地往下潑水,家里一樓早已經(jīng)進了一米深的水了,全家把東西全搬到了二樓。這天深夜,大家都早早睡了,整個村里靜悄悄的。突然,傳來老孫頭火急火燎的呼喊:“不好,山崩了!大家快起來……”我們一家從睡夢中驚醒,聽到天地間隱約傳來轟鳴聲,轟鳴聲越來越大,房子似乎也在瑟瑟發(fā)抖,我不禁害怕起來。父母分別抱起弟弟妹妹,大聲叫道:“娃子,快走!”
可是到了屋外,我發(fā)現(xiàn)水齊到了我的胸膛這么高,我根本走不動,我大聲哭喊,父母正躊躇著,老孫頭跑過來一把把我背起來:“你們快走,去旁邊小崗上避一避,我背你們娃子!”說罷,艱難地淌著水沿著村道大喊:“山崩了……山崩了……快逃……”借著一陣閃電的光,我遠遠地看見村后的山上似乎一股大水洶涌地向村子里直奔過來,我嚇得哭出來了:“老孫頭,我們快跑吧!”老孫頭漲紅了臉,大聲吼:“不行,怕還有村民不知道!”走了幾步,老孫頭突然柔和地說:“娃子,你別怕,有我在,安全著呢!”說完,他收緊了抱著我的雙手,仍舊一路呼喊著……
村民都通知到了,大家都紛紛跑向旁邊的小崗。說是跑,但是由于積水齊腰深,卻一點兒也不比走快。老孫頭背著我一路呼喊了這么久,早已經(jīng)累得氣喘吁吁了,到小崗不到一百米的距離,卻那么遙遠,可望而不可即。小崗上傳來了村民們焦急的呼喊,在呼喊聲中,我聽到父親的聲音,我連忙應著:“我在這,爸,我在這呢……”父親終于找到我們了,把我接過:“孫叔,快走,泥石流馬上就到了!”老孫頭也不應聲,只是大口喘氣,低著頭一步一步地跟在后面。而泥石流越來越近了!
終于到了小崗下面,父親艱難地爬上小崗,回頭看時,發(fā)現(xiàn)老孫頭掉了好遠。這時候,泥石流眼看就要到了,父親急忙放下我,跑回去伸出手去拉老孫頭,很多村民也跑過來幫忙,老孫頭吼道:“回去,快回去,不要管我,這兒不安全……”話音未落,他就被湮沒在洶涌的洪流之中。村民們齊聲哭喊著:“孫書記……”我坐在地上,對著滾滾波濤撕心裂肺地哭著:“孫爺爺……”
又是一年清明,天空依然陰霾,我手撫摸著石碑,呆站了很久……墓前,已經(jīng)放著很多松柏枝和鮮花,清風吹過山崗,松柏搖頭嗚嗚低吟。我深深地鞠了三個躬,默默地放下松枝,拭去了眼角的淚,向山下走去。
走到山下,我回頭看,看到了滿山開遍了映山紅,嬌艷欲滴,我眼淚止不住又下來了:“我會再回來看您的,孫爺爺!”因為,在這青山松柏間,埋著我此生最敬佩的人!
寫在結稿后的話:
看到這個作文題目的時候,我不禁一怔,我在思忖著:這樣一個題目,我到底能不能寫好呢?隨后腦海中閃現(xiàn)過很多素材,比如寫我的老師、父母、偶像……但這些都被我一一否定了,因為我從讀小學起,就不知道寫過、看過多少諸如此類的作文了,而二十多年過去了,還寫這些陳詞濫調(diào)?此次考試作文,有一些同學寫歷史人物。我不反對同學們寫,但我不能寫,因為我一寫就可能更多地用歷史的角度,而非文學的角度看問題。如此一來,恐怕寫出來的更像是一篇歷史論文而非作文。于是,我琢磨著寫小說,虛構一個人物。這個人物要極普通,卻要在普通之中體現(xiàn)出他的個性,體現(xiàn)出他的偉大。
小說最主要的任務是塑造人物形象。同學們在塑造人物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一個誤區(qū),就是將人物塑造成“高、大、全”,仿佛只有十全十美的人才是偉大的,才值得敬佩。其實,沒有缺點的人是不存在的,有缺點的人物才是最真實的。
基于這個考慮,在這篇文章中,我把“老孫頭”塑造成了一個有著“無傷大雅”的缺點的人物:他的慢悠悠簡直到了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為此,我虛構了一個開會的場景。在會場上,他慢悠悠的講話讓大家禁不住瞌睡連連。這也成為了“我”不佩服他的原因。
當然,只有一個事例不足以豐滿人物形象,因此我必須再虛構一個事例(當然,如果作為考場作文,由于篇幅的限制,第二個事例可以不寫,而直接進入高潮部分)。第二個事例的素材來源于我小時候曾經(jīng)讀過的一部長篇小說的后記,那部長篇小說的作者我已不記得了,但我清楚的記得作者在后記中,為了詮釋如何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而刻畫了一個做事非常慢悠悠的人:一生之中,只跑過三步。我一看到這句話就被深深吸引了:為何他一生只跑了三步?于是興趣盎然地接著往下看?赐暾麄故事,我不禁啞然失笑。而這個故事就被我運用到了這篇文章之中。
一篇文章要想吸引讀者,就必須設置懸念。作文題目是“我最敬佩的人”,為什么“我”開始卻對文章的主人公有點瞧不起呢?這是文中設置的第一個懸念。
“據(jù)村里人說:還從來沒人見過他這輩子跑過步!”一個人再這么慢悠悠,也不會慢到一輩子沒跑過步吧!這里一方面是老孫頭鮮明個性的寫照,也是文中設置的第二處懸念。接下來的一段中,大全叔說讓村里人看看“一輩子從不跑步”的老孫跑步到底是什么樣子,夸口:“看我的手段!边@是第三個懸念:到底怎么讓他跑起來呢?
“此后,再也沒人見過老孫頭跑過步了,直至我十二歲那年夏天!边@又是一個懸念,因為讀到此處,不禁會想:為什么他在我十二歲那年夏天又跑步了呢?另外,這一句還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將上下文不著痕跡地銜接起來了。
在結構上,要做到構思精巧,還必須做到前后照應。文中,大全叔和“我”父親都稱呼老孫頭為“孫叔”;而“我”,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小毛孩子,卻直呼“老孫頭”,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在文中第二段結尾處有這么一句:“其實,村里人對他很尊敬,說他辦事沉穩(wěn),又很公正,可我卻有點瞧不起這個慢悠悠的老頭子!边@句話恰恰就交代了這些原因。此外,第二段結尾的“瞧不起”和結尾“我此生最敬佩的人”也相互照應著。同時,也正是從“瞧不起”到“最敬佩”的這個變化過程,才讓文章顯得更加韻味深長。
刻畫人物靠的是描寫。在文中,我運用了大量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描寫方法(本文刻畫得很細致的段落有第二、五、八段),刻畫了一個“小事慢悠悠,大事雷厲風行”的個性人物,另外,還通過環(huán)境描寫(結尾兩個段落)渲染了悲劇結局的氣氛。
不少同學在寫作缺少的正是描寫這個刻畫人物最為關鍵的元素!要想描寫生動形象,就一定要在細節(jié)處不厭其煩地反復斟酌,不惜筆墨地細致刻畫!
全文除了結尾一句,沒有提到一個“敬佩”,正因為如此,才凸顯了結尾一句“敬佩”的分量,而這一句也正點出了這篇作文的主題。不論作為平時練筆,抑或是考場作文,都可以只在結尾一句點題,這樣既能奪人眼球,又能取得升華主題的效果。
當然,作為一篇考場作文,本文無疑篇幅過長(全文1500字)。但是,如果能對本文的部分段落做適當取舍,也能濃縮為700字左右的考場作文。
同學們,要想寫一手好文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卻也并非遙不可及!只要你堅定信心,博覽群書,廣泛積累,勤加應用,就一定能達到厚積薄發(fā),得心應手的境界。而追求這個境界的艱難過程,也正是人生中最有趣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