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弟弟的功勞
都是弟弟的功勞
小時候,最討厭的就是吃藥,打針和拔牙齒,可拔牙齒又是一個人幼年中必不可少的階段,就像是肉食動物在幼年中要學(xué)習(xí)狩獵技術(shù),否則就無法在森林中存活一樣,如果不拔掉乳牙,又怎樣讓堅硬的牙齒生長出來呢?
不過,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讓乳牙“自生自滅”的辦法。
那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吃著飯,突然,似乎有一顆牙齒動了動,我察覺不妙,便快速把飯咽了下去,然后跑到鏡子前照了照,嘿!還真有顆牙齒松動了。我沒有把這事告訴媽媽,萬一她又要帶我去醫(yī)院拔牙,那可就慘了。每次走進(jìn)醫(yī)療室,望著那白色的座椅和臺上各式各樣的拔牙工具,我心里免不了打寒磣,在拔完牙后還要咬著一團(tuán)棉花,哦,那滋味可不怎么樣。所以,我決定先拖延一陣,暫時不告訴媽媽。
可終究紙是包不住火的。媽媽還是知道了。但那時,乳牙已快脫落,媽媽并沒有讓我去拔牙。
可我卻適得其反了。
每天吃飯時,只能用筷子去一點(diǎn)兒米飯,然后盡量不讓飯粒跑到快脫落的牙齒上,因為它特別脆弱,就像藕斷絲連般粘著,十分難過,一不留神就落了個“四腳朝天”,而且自己也拔不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一碗米飯吃了好久,都可以比比過家里最慢條斯理的爺爺哩!
為了使牙齒盡快離開它的“舊家”,全家人都來想辦法了:爺爺拿著一雙筷子,比劃道:“用一把鉗子鉗下來就行了,忍忍痛,不要怕,長痛不如短痛嘛!”奶奶笑著贊同;媽媽倒擔(dān)心起來了:“不行的,不行的!這太粗魯,小孩子哪受得了?我說嘛,用手拔下來更好些,沒您那把戲痛!”爸爸也支持媽媽。一家人爭了起來。
“媽呀,這也太殘忍了!”我喊道,趁著混亂逃了開去。
這天,是個星期六,我和媽媽、弟弟來到阿姨家開的地板店,一起玩鬧起來,媽媽和阿姨一起敘舊。我和弟弟玩著玩著,因為一本故事書而爭吵了起來,他說這本書是他的,我說這本書是我的,畢竟他力氣小,我一把就將故事書奪了過來,弟弟非常生氣,簡直就可以用怒發(fā)沖冠來形容,捏緊拳頭就往我這兒打來,我毫無防備,正好被他打在我快脫落的牙齒上。我按壓不住疼痛,大哭起來。這一哭,把媽媽給喚來了,沒想到,媽媽非但沒有安慰我,還大笑起來。我心想:好個幸災(zāi)樂禍。∵@時,媽媽從地上撿起個東西來,我定睛一看,嘿!這不就是我的那顆牙齒嗎,頓時,我破涕為笑,對弟弟的滿腔恨意也沒有了,反倒特別感激弟弟呢。
過了些時候,那顆掉落乳牙的地方,有長出了更堅硬的牙齒,想起來,弟弟也“功不可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