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蟋蟀
夜晚,朦朧的月光灑在梧桐樹上,頓時,整棵梧桐樹變成了藍色。樹枝上掛著果子,上面還有刺呢!一陣陣寒風從樹上穿過,“沙沙沙”,幾片葉子被秋風吹過,飄落在地上。幾只知了急忙找食物、產(chǎn)卵,準備過冬,不時地發(fā)出幾次有氣無力的叫聲,近處傳來了洪亮的蟋蟀聲……
一戶大宅里住著一對兄弟。一個夜晚,哥哥弟弟掂著腳尖兒,悄悄地來到院子里,哥哥穿著藍衣服,額頭前只留了幾根頭發(fā),弟弟的頭上扎著三根沖天辨,穿著紅衣服。突然,他們看見一只又綠又大長著長長須子的蟋蟀,張大了嘴巴,高興得差點叫出聲來。弟弟提著發(fā)著淡黃色的燈籠,躡手躡腳的走到蟋蟀旁,哥哥拿著罩子蹲下來,準備向蟋蟀進行攻擊。他把罩子對準蟋蟀,猛地一撲,蟋蟀機靈一閃,他撲了個空。他并不灰心,這次,他輕輕地將罩子放在地上,等蟋蟀過來的時候,他將罩子一閃,可是蟋蟀跳進了草叢里。他又把罩子放在一個偏僻的地方,等蟋蟀來了的時候,輕輕一撲,正好把蟋蟀給逮住了,蟋蟀在里面拼命地掙扎,他想:明天的蟋蟀比賽有好戲看嘍!
這兩個調(diào)皮蛋,半夜不睡覺,在院子里捉蟋蟀。
簡評: 這是一篇很有趣的作文,小作者想象并描述了一對兄弟夜晚捉蟋蟀的情景,雖然小作者可能并沒有捉過蟋蟀,但卻描寫出了捉蟋蟀的主要過程。 小作者在文中寫的“提著燈籠”、“扎著三根朝天辮”等說法,使我們想到小作者可能是在進行看圖作文,可惜我們看不到這幅圖。但可能正是因為小作者沒有捉蟋蟀的親身體驗,因此在描寫捉蟋蟀的細節(jié)上,仍然可以繼續(xù)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