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拒載事件作文
那是去年寒假的一天,天氣很冷,冷到?jīng)]有人想說話,大家都把自己裹到厚厚的冬裝里,拒絕寒冷的空氣,同時也拒絕了他人的靠近。
我獨自一人到公交車站坐車,準(zhǔn)備去上假期的補習(xí)課。那一班公交車似乎晚點了,我們在車站等了二十分鐘還是沒有看見公交車那慢慢悠悠的龐大身軀。
終于,一輛公交車從遠(yuǎn)處晃晃悠悠的開了過來。在寒風(fēng)中站了二十多分鐘的候車我們仿佛看到了溫暖的希望。可就在公交車停在我們面前,車門打開,剛上了一個乘客的時候。公交車司機(jī)向人群中瞥了一眼,然后快速敏捷的關(guān)上了車門。就在乘客們不明所以,叫罵聲一片的時候,忽然聽到司機(jī)大喊:“從后門上,快快,去后門”。乘客們不明就里,但也都乖乖照著司機(jī)的話做了。畢竟沒有人想要在這樣寒冷的天被公交車拒之門外。我走在人群的最后,我很擔(dān)心司機(jī)會將我落下,于是我加快腳步,匆匆跳上了車。我剛跑上車還沒站穩(wěn),司機(jī)迅速關(guān)上了門,并朝門外喊了一句:“起開,起開啊,我不可能拉你。”我甚至到現(xiàn)在還記得,我那時強烈的心跳,急促的呼吸,以及窗外那個蹣跚的身影。那時我才看到,原來,還有一位乘客沒有上來。我透過窗戶看出去,瑟瑟寒風(fēng)中,一位衣著破舊,步履蹣跚的老人,正拄著拐棍,佝僂著背一步一步的從公交車前門向后門移來。對于公交車司機(jī)的話,他置若罔聞,只自顧自的往后門走。
而司機(jī)說完那句話,也不看他,一腳油門,徑直將車開走了。
車內(nèi)一片寂靜,公交車內(nèi)雖暖,暖的了身體,卻暖不了人心。大家都沉默了一會,我的心劇烈地跳著,我覺得,公交車司機(jī)這樣的行為很讓人心寒,誰家還沒有老人,如果他的父母被如此對待,他會怎樣?這樣想著,我甚至覺得已經(jīng)抑制不住自己,馬上就要不顧一切沖到前面質(zhì)問他的時候。終于有人忍不住開口了:“師傅,你剛才怎么不拉那老頭呢,還能少你這一塊錢啊。”
“是啊,還是你怕人家身上臟,弄臟你座啊,這大冷天的就給人扔外邊。”其他人也紛紛幫著搭腔。
“你們知道什么,那老頭精神不好,老年癡呆。以前就經(jīng)常坐我們這車啊,就一個人進(jìn)市中心了,一走就是一天兩天,兒女們不知道找過多少回。后來,他孩子一看老這么下去不行,才上我們公司求我們說不讓我們拉他。那時我不拉嗎,那不人兒女求著不讓拉。要不是這么回事,這大冷天的我還能不讓他上車啊。”在乘客們的逼問下,司機(jī)終于緩緩道出了事情的整個經(jīng)過。
聽完以后,我和其他乘客都紛紛默然,原來,司機(jī)將老人拒之門外竟是處于一番好意,是為了不讓老人走丟。而剛才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我們居然誤解了師傅的一番好意。
之后的一路,我站在車的后門,看著外面一晃而過的街道高樓,默默地沉思。
其實生活中,我們總是這樣,只相信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相比于事情的真相,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覺,憑借自己的一點感覺來評判他人的對錯,事件的真?zhèn)巍?/p>
然而人言可畏,人心脆弱。很多時候,一人一句,一傳十,十傳百,好人成了壞人,好事成了惡行。有人明明做了好事,卻蒙受了冤枉與委屈。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蒙冤,難免會讓好人心寒,從而使這個社會上的正能量越來越少。
而我們能為之做的,只有不去貿(mào)然揣測別人,不聽信他人的誘導(dǎo)和傳言,堅持自己的判斷,哪怕一個人的力量再小,大家的力量加起來,卻足以社會一個清白還社會,還好心人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