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關于初二關于寫新年的作文
800字關于初二關于寫新年的作文
篇一:春節(jié)
盼啊,盼啊,春節(jié)終于來臨了,伴隨著時鐘的敲響,我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春節(jié)。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興奮地在家中來回地跑著,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
當我跑到陽臺邊時,突然,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天上禮花朵朵。有的像銀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兒,有的像橙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美不勝收!
過年前,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fā)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lián)貼在大門的墻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春聯(lián)的技術可是一流的。站在旁邊的我,看著爸爸媽媽的舉動都傻了眼。不一會兒,家里就煥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家人的團聚往往令家里的長輩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yǎng)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家一起守歲,告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放一掛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腳步。
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代表歲歲平安。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愿的一種方式。在初一的早晨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竹,為了祈求竹報平安,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
啊,春節(jié)!美好的春節(jié),快樂的春節(jié),人人喜愛的春節(jié),我眼中的春節(jié),我愛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篇二:新年
爆竹聲中辭舊歲,轉眼之間20xx已經離我們遠去,嶄新的20xx正在向我們招手。
夜,清冷清冷,窗外白色點點似是雪在飄,轉眼之間地上的黑暗已被一片銀白所籠罩,在這年尾時分,整個大地都被這濃濃的年味所吸引,而展現(xiàn)出一種靚麗的紅色。爆竹的顏色。雪,還在下,在這大年夜里使出了自身所有的力量,想要覆蓋這層濃濃的年味。那點點的紅。
紅色,是吉祥如意的顏色,中國的春節(jié)正是因為這一抹紅色才顯得熱鬧,喜慶非凡。但那萬紅從中的一點白似乎有點刺眼。
獨自一人站在窗前,風吹著我的頭發(fā)。雪花飄飛,落到我的臉上,引來絲絲涼意。冬天的夜本來是很寒冷的,春節(jié)熱鬧的氣氛把溫度都提升了好幾度,電視機里正在播放著20xx年的春晚,屋外的人們正在點燃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之聲涌入我們的耳朵。是啊,這就是過年。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有過年的傳統(tǒng),而各個民族的過年方法各有不同。但總結來說無外乎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年夜飯、穿新衣……到了我們這個時代,21世紀的新時期,過年的方式似乎正在轉變,以前的過年春聯(lián)都是自己買好紅紙自己寫或找人代寫,現(xiàn)如今街上隨處可見賣春聯(lián)、年畫的小攤,F(xiàn)在的人們追求新奇,年夜飯不再自己做而是出去品嘗各種異域風情。結果往往在年三十晚上,西餐飯店爆滿,中餐飯店人數(shù)寥寥無幾。
古代也有傳說,年是一種怪獸我們正因為趕走了年從而才開始過年的,但是現(xiàn)如今科技如此發(fā)達,我們應該知道年這種古代人想象中的怪獸是根本不會存在的。我們過年的習俗卻從未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的認知面更加寬闊而消失。這是為什么呢?請聽聽我的看法。
過年,就是度過農歷的臘月三十就算是過了一年,因此我們會在大年三十這一日舉行許多的慶祝活動從而營造一種過年的氛圍。過年這一思想已經在人們的心中扎根,它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神圣的一種象征,每當?shù)搅诉@一日無論人們身在何方都會盡自己所能趕回家中和父母、親人團聚。這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推動著人們,正如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是龍的傳人一樣。春節(jié)也同樣是在肩負著這樣一種使命。
春節(jié)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有著無比重大的特殊意義,正如外國人瘋狂的過他們的圣誕節(jié)一樣,再看我們的春節(jié)就不會覺得外國人比中國人瘋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