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新編1000字
阿房宮占地三百多里,由許許多多的樓臺、亭閣、長廊構(gòu)成。這些建筑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長廊狀如腰帶曲折環(huán)繞;樓閣上有如鳥嘴向高處啄食一般;亭閣各式各樣如一個個彩色的燈籠……說阿房宮是一件大藝術(shù)品并不為過。它比人們想象中的天堂更神奇、美麗;他比人們想象中的皇宮更敦煌、古老;它比人們想象中的酒店更豪華、時尚。
如此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卻因為戰(zhàn)爭而毀于一炬。
當(dāng)時,楚王項羽只知道將函谷關(guān)占為己有,毀壞這里的一切,重新建造自己喜歡的建筑,但他永遠(yuǎn)也不知道真正的財富是什么!
從此,阿房宮只能成為一個傳說,人們只能借助書籍,從書中的文字里體會阿房宮的富麗堂皇。
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fā)展,萬物都在變。其中,變得最明顯的是人們的心。
常言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民族文化,古代建筑等等的文化遺產(chǎ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biāo)志。我們對于具有歷史文化的東西,珍惜都來不及,為何要拆除它,毀了它呢?是因為金錢迷惑了雙眼,還是你們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財富?
名人故居被拆,在我眼中像是猴子撿芝麻丟西瓜。著重眼前的利益,丟棄真正值錢的東西。
名人故居被拆,簡直是埋沒了自己的本性,建立了一顆虛榮的心。正如“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商人視之,亦不甚惜。”
歷史文化是屬于我們大家的,并不屬于你們?nèi)魏沃械囊粋,在拆除名人故居之前,請征求一下我們的意見,不要在一意孤行了,否則會被視為像楚王項羽一樣的糊涂王了。
在這個復(fù)雜的社會里,我們不僅要滿足物質(zhì)上的要求,更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那么,這些享受來源于哪呢?我覺得來源于歷史文化。歷史文化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細(xì)細(xì)品味古代文化,會給人帶來別具一格的感覺。名人故居是凝聚著濃厚文化氣息的建筑,人們要是拆毀它,那人們豈不是在自我摧殘嗎!
名人故居是無價之寶。因為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用錢是買不起的;蛟S我根本就不能用它和金錢相比,因為這是一種文化,它是有意義的。
對于這么有意義的東西,要拆毀它實在是太不應(yīng)該。特別是搞房地產(chǎn)的,不要打著造福后代的口號來坑蒙百姓了。說著是拆除舊建筑,蓋新房給百姓住,但真正買得起房的沒幾個。所以“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說不定哪天“秦人不暇自哀,而后入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的悲劇會再次上演。
這些名人故居一旦毀了就會永逝,所以珍惜它吧!讓名人故居永存,留香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