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寫《木蘭詩》400字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zhàn)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zhàn)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tài),富有生活氣息;以人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tài),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神氣躍然,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續(xù)寫《木蘭詩》400字一
木蘭從軍歸家后,木蘭是個女孩這件事頓時在軍中傳得沸沸揚揚,在百姓家中,這件事也成了茶余飯后的佳話,可以說真是弄得個滿城風雨.于是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可汗和大臣們的耳朵里,根據(jù)軍法條文,女子不能入軍營,違令者當屬“死罪”.可汗把大臣們召集在一起,商議該怎么處置花木蘭.大家覺得這件事很難處理,花木蘭犯了軍中法令,是犯了王法,可木蘭功勛卓著,也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王法與功勛之間只能選擇一個答案,大臣們各執(zhí)一詞.有人認為軍法如山,這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如果不追究花木蘭,那怎么向黎民百姓交代?以后又怎么以王法服人?那國家將何以治理?更多的人認為花木蘭固然有罪,但她在多少次戰(zhàn)事中出謀劃策、英勇善戰(zhàn),一次又一次地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花木蘭雖然是個女兒身,但在每次戰(zhàn)事中,她所表現(xiàn)出來的英雄氣概,是一般男兒所不能比的;這十幾年來,盡管戰(zhàn)爭那樣殘酷,戰(zhàn)斗那樣激烈,花木蘭從來沒有抱怨過,從來沒有退卻過;花木蘭還善于跟同行的一般戰(zhàn)士談心,在不少關鍵時刻,她還起到了穩(wěn)定軍心的作用——總之,木蘭為國家作出的貢獻是巨大的,這也是不可磨滅的事實.大臣們說得各有各的道理,可汗也被弄得舉棋不定.可汗和大臣們的議論很快就傳到了木蘭的耳中,傳到了木蘭的鄉(xiāng)親們的耳中.木蘭得知此事后,卻神態(tài)自若,沒有一絲害怕.鄉(xiāng)親們得知后都來到木蘭家.鄉(xiāng)親們對木蘭說:“木蘭,你是我們的英雄,我們支持你,如果可汗要殺你,他就是個昏君!”木蘭感動得熱淚盈眶,激動地對鄉(xiāng)親們說:“鄉(xiāng)親們,可我畢竟還是觸犯了軍法,王法無情.如果我死了,也是上天注定的.可汗處死我,也是為了維護王法,我死得其所.”這時,木蘭的家人早已淚流滿面.在皇宮里,大臣們還在討論中,這時一個軍士進去報告:說有許多老百姓跪在城門口,求可汗饒木蘭不死.可汗和大臣們都來到城墻上,只見城下面是黑壓壓的一大片,幾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在這兒了.見可汗來了,一位年輕的小伙子大聲說:“木蘭為了我們百姓的安寧,一個人在外十幾年征戰(zhàn),如今如果殺了她,真是沒天理啊!”這時,百姓們都這樣大聲喊著.有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這樣說:“木蘭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你們不能殺了她!”甚至連一個三歲的小孩也開了口:“木蘭姐姐是我們的英雄,誰殺了她就是壞人!”…… 城下的百姓群情激昂.可汗和大臣們會意地笑了.可汗對城下的百姓說:“你們說得對,我不能枉殺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我會順從民意的.”接著,可汗還當場封花木蘭為“女中豪杰”.可汗還說:“木蘭是我們國家第一個上戰(zhàn)場的女英雄,我將撤銷不準女兒上戰(zhàn)場的軍令,以后凡是武藝高強的女子都可上戰(zhàn)場.”這時,城下的百姓都歡呼起來.百姓們夸可汗決策英明.這一段佳話一直流傳至今,花木蘭的愛國精神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她的事跡將流芳百世.
續(xù)寫《木蘭詩》400字二
說到木蘭回鄉(xiāng)之后,回到家里,換回女兒裝,伙伴們非常驚訝。鄉(xiāng)里的人傳來傳去,一傳十,十傳百就傳到了可汗和大臣們的耳朵里。
木蘭辭別了可汗,回到家中后,父母甚是歡喜。
父親在心里想:是要替木蘭安排相親,找戶好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