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人應更美
漫步在“一徑萬竿綠參天,幾曲山溪咽細泉”的云棲幽幽山道上,猶如潛泳在竹海碧波之中。綠蔭連著綠蔭,偶爾有幾縷陽光從枝葉梢頭的空隙處灑落,光點跳動。高大挺拔、直指云天的毛竹,猶如盛情的老友列隊迎客,一眼望去,密密層層,郁郁蔥蔥,一片美不勝收的景色。云棲不但修篁蔽天,而且古木成蔭,有一株壽逾千年的楓香,“腰圍”達到了三人合抱的尺寸,仿佛湖光山色幾千年的歷史行跡,全都凝注于它那“身軀”之中了。
美麗的景色之外,惟獨缺少一個人人都所必備的道德觀,竹子上被密密麻麻地刻上了一些“到此一游”等一些諸如此類的文字。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裝”,世界萬物都不如此?竹子就好比是紅花,竹子的衣服就是襯托出紅花的綠葉,如果紅花缺少了綠葉的襯托,那再美的花也將變得不美了。一些人為了留作紀念而這樣做,難道就沒有別的紀念方式嗎?或許,比這更有價值的紀念數(shù)不勝數(shù),但為什么偏偏要在一張美麗的畫卷上踩上兩腳,留下一些不可抹去的“罪行”呢?大多數(shù)人會出自我行我素的心態(tài)去對待,但你在下手前,最起碼是否也應該從竹子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呢?假設你與竹子的角色互換,別人在你身上亂刻,你心里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更何況這是一種煞風景的表現(xiàn),一種降低自己人格的表現(xiàn)!
美麗的景色下,是否也應有人們的道德觀來襯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