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甘蔗打分
我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甘蔗評比大會上,有兩個評委,分別嘗到甘蔗的兩端,然后給甘蔗評分。穿白衣服的那個評委嘗到的是甘蔗的頭部,覺得非常的苦;而穿黑衣服的那個評委嘗到的是甘蔗0最甜的尾部,覺得很甜。到了打分的時候,白衣評委打得是0分,而黑衣評委打得卻是99分。
為什么兩個評委給甘蔗打得分有如此大得差異呢?因為他們只嘗到甘蔗的某一部位,當然會得出片面的結(jié)論。所以沒有全面的去看待問題,就不能做出正確而工整的判斷。
在生活中,也有同樣的事例。比如:在學校里,老師不喜歡那些很調(diào)皮、成績很差的同學,只喜歡成績好、很聽話的同學。老師們從來都只看得到他們的缺點,從來都沒有和他們交流過,所以就不止到他們究竟在想什么,也就更不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了。我覺得老師們應該從各方面去看清他們的優(yōu)點、缺點。一個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老師們應該從各方面去了解每一個學生。這樣才能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他們努力向上。
在生活中,還存在著一個家家戶戶都有的問題。許多家長們就總認為上網(wǎng)不好,就不允許自己的孩子上網(wǎng)。其實他們只看到了上網(wǎng)的壞處,并沒有發(fā)現(xiàn)上網(wǎng)的好處。比如說,上網(wǎng)能查資料、能擴展自己的視野,能了解到一些最新消息……這些都是上網(wǎng)的好處。而且聊天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呢。但那些家長看問題不全面,所以就沒有正確的判斷公與正。
如果穿白衣服的評委能把甘蔗換個地方嘗嘗,也許味道就會不一樣,打出的分差也不會有這么大的差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