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奮斗議論文800字
在剛剛過去的十九大中,“奮斗”一詞曾屢次被習近平總書記提及。那什么是“奮斗”呢?我以為奮斗之旨意正在于向更好更強而不懈努力。
但眾所周知,奮斗之路遠非一馬平川、一帆風順。通往最美夢想的路不是康莊大道,而是荊棘叢生。那么,我們?yōu)楹我叱?ldquo;舒適區(qū)”,而去“披荊斬棘”地奮斗呢?
原因有二。一是外在瞬息萬變的環(huán)境。唯物辯證主義的要義之一即指出變化是永恒而絕對的?荚囌f明修訂調整,故考生必奮斗做足準備以應其變;就業(yè)局勢紛繁復雜,故畢業(yè)生必要奮斗習得十八般武藝以積極應對;國際形勢波譎云詭,故國家必艱苦奮斗改革發(fā)展……從個人到國家,均面臨不斷變化的外環(huán)境,要求他們奮斗以變化、變易、變通,永葆生機。二則是內在愛美要好的追求,古代士君子追求“修齊治平”、“止于至善”,當代新中國向往“全面小康”。“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早已刻在中華基因里,古有圣人孔子“絕糧三日而弦歌不輟”,“知其不可而為之”向“天下歸仁”而奮斗,今有舉國上下“牛奔草處去,人往高處走”,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因此,無論是外在環(huán)境還是內心追求,都為我們指明了一條路──奮斗。
但奮斗絕不是僅僅停留在空泛的喊口號層面上,而是應落實到行動上。抓緊時間、抓準時機,正是奮斗之要義。柏拉圖有“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之言論,可謂要言不煩。在最美好、最鮮活的日子里,應向最宏偉、最有價值的目標奔去。奮斗是與時間的賽跑,“生前何須久眸,死后自會長眠”,若等蹉跎到年老力衰時才想起奮斗,便無甚意義與價值了。不過,奮斗也不光是“暴虎馮河”的力氣活,更需精準地抓住時機。乘上互聯(lián)網的東風,馬云的奮斗使阿里巴巴成為人民快捷生活的重要組分;觸摸到物流網絡的勃興,劉強東帶給我們令人贊不絕口的京東;敏感嗅到共享經濟的機遇,胡瑋煒與戴威讓城市以鮮亮的顏色流動起來……抓緊時間,抓準時機,我們的奮斗將會得到最有價值的回報。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你看時代風云變換,你感受內心壯志凌云。我們生在最好的時代里,人工智能大幕初啟,健康產業(yè)如火如荼,量子通訊嶄露頭角,數(shù)據算法推陳出新,新型材料不斷涌現(xiàn)……發(fā)展方興未艾,而我們年華正好。身為少年的我們有機會,只要能被發(fā)現(xiàn);身為少年的我們有時間,只要能被抓住。中國夢正等待著實現(xiàn),我們要做的,只是奮斗,正是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