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承諾——讀《我的哥哥爸爸》有感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我的哥哥爸爸》。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名叫“小耳朵”的孩子,他是一個雙腿截肢的孤兒。他被一對夫婦收養(yǎng)了。在一次車禍中,這次夫婦不幸雙亡。他們還有一個兒子正在讀大學(xué),他就擔(dān)當(dāng)起了哥哥爸爸的角色。兒子就和孤兒院院長商量后,每個周末和假期來接“小耳朵”回家。開始的幾周,每次他都準(zhǔn)時來接他回家。漸漸地,“小耳朵”發(fā)現(xiàn)哥哥待他沒有像以前那么好了。很少陪他玩,到后來,要隔很長時間才來接他了。
有一次,哥哥帶來一副很大的拼圖,對他說:“你拼完了這張拼圖,我就來接你!”這張拼圖實在太難了,“小耳朵”拼了整整一年,才完成。當(dāng)他滿懷希望地等待哥哥的時候,哥哥早已把他拋棄了。他又被別人收養(yǎng)了。但是他心里一直想著他的哥哥爸爸。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以愛的名義作出的承諾,不能輕易地放棄。故事中的哥哥,給“小耳朵”一個愛的承諾,但是并沒有好好地去遵守!靶《洹笔悄敲磫渭兊貓孕潘母绺纾嘈胖灰哑磮D拼完,就一定會來接他的,所以他把幾千張拼圖,像大海撈針一樣,一次次地嘗試,一張張地尋找。但是最后等到的卻是失望。
我想“小耳朵”受到這樣重的傷害,還會不會相信別人呢?一旦作出了承諾,就意味著多了一份責(zé)任。在生活里,我們大家都要遵守諾言,這樣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比如說我們常喝的牛奶,他們廣告做得很好,但自從查出奶粉含有“三聚氰氨”,最近還有什么“皮革奶”,我們就不再相信牛奶的質(zhì)量了。還有一些“阿膠”的原料不是驢皮,而是雞皮鴨皮其他什么皮做的。有的“火腿”用有毒農(nóng)藥來防蟲等等,讓我們聽了都感覺到心里害怕。
這個故事讓我感覺到愛的承諾不單單是責(zé)任,還要我們不斷地堅持,不斷地奉獻(xiàn)。有一個名叫關(guān)惠群的女人,她24年如一日地為那些失業(yè)的流浪者,離家出走的青少年,精神病患者,為他們送吃送衣,日復(fù)一日,風(fēng)雨無阻,努力讓他們擁有人的基本生活,幫助他們自食其力。她的行為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們,獲得了XX年美國總統(tǒng)“公民獎?wù)隆。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的力量?/p>
如果我們作出了一個愛的承諾,那么就要擔(dān)當(dāng)起這一份責(zé)任,還要不斷地堅持下去。只有一個真愛包圍的世界,才是一個溫暖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