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利斯朵夫讀后感2篇
約翰克利斯朵夫讀后感
王勝冉
在本次故事中,約翰克里斯朵夫比之前更為悲慘。祖父去世,父親行為更加放肆,更加胡亂花錢,使他過早的承擔(dān)起了家庭的責(zé)任。而母親雖關(guān)心他,但對家庭的成員一視同仁。兩個弟弟與他也相處的不好。為了生存,白天給別人授課,下午排練節(jié)目,每天只有兩三個小時的空閑,也時常為大公爵的慶祝時刻來表演。
麻木的生活,單調(diào)的規(guī)律中生活,他并未放棄自己的理想,相信真正的自己絕不是一個神經(jīng)的,在樂隊里面拉著小提琴和寫平庸協(xié)奏曲的人,他敢于批判自己,不為別人的觀點所動容,不認(rèn)為家人認(rèn)為他能接觸特權(quán)階級是很榮幸的事,他渴望自由,渴望更多的時間用于創(chuàng)作。
雖仍處少年,可他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信仰,他相信自己會更努力,相信自己能成功。最可貴的,是他骨子里的奮斗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對自己失敗之作不惜徹底拋棄。
很多時候,不管我們有意無意,都不太會承認(rèn)失敗,時常會為失敗找借口。不能正視失敗,就不能正視苦難,如果不能正視苦難,那么克里斯朵夫就不會想著去追求。在前進的路上總有失敗,可并不能因為失敗的打擊而拋棄自己的信仰。堅定的信仰,人才是有思想的蘆葦,才不能像行尸走肉一般,被生活打到,就像約翰克里斯朵夫不為了生活而奔波,即使受困于生活,也不中斷自己的追求。
約翰克利斯朵夫讀后感
李登科
沒有什么能與時間做對,自以為的理智在死亡面前毫無用處。人類所有的語言,所有的智慧,與現(xiàn)實的猙獰恐怖相比之下,只是些木偶的把戲。而所得的人生也就成了行尸走肉,在無盡的苦難中花盡心機想固定他的生命,卻又自甘墮落,任由生命每分鐘腐爛。
一個人的生命要是沒有了支撐點,肩上若不承擔(dān)責(zé)任,理性隱匿而獸性使生命無盡的墮落,即使經(jīng)歷了再大的苦難,見證了再大的悲劇,別人為他付出了多少的汗水。都會在其生命中消失不見,只剩下一個自私自利,自暴自棄,沒有了理性只知熬時間的一副破軀殼。
苦難所警醒的是有所信仰的人們,提醒他們生活的艱難,磨礪他們的心智,窮乏他們的筋骨,讓他們在苦難的日子里不忘希望,在幸福的生活里不沉迷墮落。沒有信仰與理智,苦難只會使其更加墮落,更加不堪,使生命腐爛的更快。
人生要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目標(biāo),有自己的原則和觀念,并使其在苦難與失敗中磨練,在痛苦和悔恨中升華,在艱難的歲月中發(fā)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坦然面對時間,縱使無能為力,但可以使生命燦爛地散去,裝點星空,而不是慢慢的腐爛,侵蝕大地。
苦難不可能造就成功,但可以造就無數(shù)個不屈的靈魂,在歲月的長河中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