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讀后感:在挫折中成長
緩緩地合上《草房子》,油麻地小學那群可愛的孩子們的模樣再次浮現在我眼前:頑皮機靈、常常異想天開的桑桑,倔強自尊而又帶有叛逆的陸鶴,清純美麗而又文弱善良的紙月……
作家曹文軒以油麻地清一色的草房子為背景,用詩一般的語言講訴了發(fā)生在這里的多姿多彩的故事——天真的桑桑曾將家里的碗柜改制成鴿子的“高級別墅”,又把蚊帳拆下當漁網打魚,而經歷了生死考驗之后,他真正領悟了生命的意義;細馬從開始被養(yǎng)母排斥,到后來以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因禿頂而受到同學嘲弄的陸鶴用近乎惡作劇的方式,使油麻地小學失去了榮譽,但最終他在學校的文藝匯演中大放光彩,找回了自尊……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告訴我什么是真善美,讓我心中充滿了溫暖。
我覺得《草房子》的故事就是成長的故事,雖然書中的孩子個性迥異,但他們的成長之路都充滿了崎嶇坎坷。書中的杜小康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這個曾經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里的富家子弟,由于一場變故家里變得一貧如洗。原本成績優(yōu)異的他被逼輟學,跟著父親去三百里外的大蘆蕩放鴨。由于鴨群誤入別人的魚塘,幾乎吃光了幾萬尾魚苗,鴨子和船統(tǒng)統(tǒng)被扣留,他們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為什么命運是如此的不公平?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壓倒了杜小康身上?就在我為他難過的時候,卻驚奇地發(fā)現,這個堅強的少年竟然又一次在失敗中站了起來,他選擇了在學校門口擺小攤來掙錢養(yǎng)家,我難以想象,屢遭失敗父親經不起打擊倒下了,“這個當初整日沉浸在一種優(yōu)越感中的杜小康”,為什么能如此坦然地面對這一切?我想是養(yǎng)鴨過程中的磨難使他懂得了如何面對挫折,也使他越來越堅強。他知道,只有迎難而上,憑借自己的勇氣和力量微笑面對生活,才能不斷成長。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苦難是人生的老師!笔前,沒有經歷過痛苦的生活,怎么會領略得到幸福的可貴?成長和蛻變就在這艱苦的磨礪之中,杜小康在歷經挫折后變得成熟穩(wěn)重,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桑桑在不幸得了鼠瘡,在經歷“絕癥”的考驗后,悄悄蛻變成一個心懷感恩,剛強堅韌的少年。
人生注定是一條坎坷的路,誰能夠保證自己能一帆風順呢?就說我吧,小時候對圍棋頗感興趣,于是跟一大群小伙伴進了圍棋班。開始我的進步挺快,可是在經歷了連續(xù)三次升段賽慘遭失敗的痛苦后,許多小伙伴打起了退堂鼓。我也曾猶豫過,覺得自己不是學圍棋的料,但是我的耳邊又響起了老師經常說的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想起了百折不撓的談遷、諾貝爾的故事……我不能就此放棄!于是抹干眼淚之后我選擇了堅持,終于,我在去年拿到了圍棋業(yè)余3段證書,在學校體育節(jié)上,我又蟬聯了圍棋比賽冠軍。“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對這句歌詞,我有了全新的感悟。由此看來,我應該感謝挫折,是它激發(fā)了我的潛能,讓我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讓我體會到了成長過程中的歡樂與眼淚。
《草房子》讓我又一次得到心靈的啟迪,它讓我真正領略了成長之美——那是勇氣、力量和責任的光芒。挫折總會伴隨成長,讓我們積蓄力量,微笑著面對挫折,在拼搏奮斗中成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