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讀后感
近兩個月來,老公在家苦讀《曾國藩》,他幾乎用上了所有空余時間,而且還高喊:一定要讀兩遍。他的這種不尋常的勁頭,刺激了我的好奇心,什么樣的神仙好書讓他迷戀到這種程度,于是,我也決定靜下心來,讀它一遍。說實話,讀罷全書,心里很感慨,對曾國藩的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同時也特別佩服他嚴禁的治學精神。
曾國藩被人們尊稱為晚清“第二號皇帝”“第一名臣”,后來,又被推崇為“千古完人”、“官場楷!。 可見,無論是治學還是為官,他都做到了極致。
曾國藩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的君子。”他認為家塾可讀書,曠野之地、熱鬧之場都可讀書。他每天必讀書十頁,寫百字,記日記,而且逢三日寫回信,逢八日作首詩。雷打不動。并且讀書時“一書未完,絕不看他書。正是這種讀書持之以恒的精神,讓他在文采方面的造詣連毛主席都說,“吾于近人,獨服曾文正!
他還非常講究讀書的方法, 每日所看之書,皆過筆圈點,讀文以聲調(diào)為本, 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并且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他的這種刨根問底,精益求精,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讓人折服。
曾國藩認為:做官要安守本分,竭力任事,淡泊寧靜,一無所求。
曾國藩認為: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訓練自己處事不急不躁,無怨,清醒。頭腦清醒才能保持安靜,保持安靜才能穩(wěn)住部下,穩(wěn)住部下才能做出決斷。不然的話,心急似火,性烈如馬,只會使事態(tài)的發(fā)展更加混亂。
曾國藩常用‘平實’二字來告誡自己。凡是做一件事,無論艱險還是容易,都必須埋頭去做。曾國藩還常用“不忮不求”作為治心的方法。他說:我這一輩子粗讀儒家經(jīng)典,看見圣賢教人修身,千言萬語中最重要的是‘不忮不求’。忮,就是嫉賢害能,妒功急寵。…不去掉‘忮’,滿懷都是荊棘;不去掉‘求’,滿腔天天都是卑污。我對于這兩項常常加以克服,只恨沒能夠掃除干凈。
曾國藩一生不愛錢財,因而他在用人選將上也反對選用為名利而來的人。他的四條選將標準中,第三條就是所選將領要不汲汲名利。他說:為名利而來的人,提拔得稍遲一點就怨恨不已,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就怨氣沖天;他們與同僚爭薪水,與士兵爭毫厘;小肚雞腸,干不了大事。所以對帶兵的人來說,不熱衷于名利,是第三要務。
曾國藩在用兵上,卻主張以“利”來獲得軍心,以厚賞來得兵將之勇。因此他不惜財力,多方努力,堅持實行了一種厚餉養(yǎng)兵的統(tǒng)軍方式,因而得到了一支勇猛無比的軍事力量,這是他軍事上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曾國藩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