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故事》有感
讀歷史,尤如品茶,品味古代的點點滴滴。
——題記
聞
品一杯茶,先嗅得它的清香。
史書早已美名遠揚,口碑極好,那能擴大知識面,又能長見識,不妨也來品味一番。
品
品茶,品茶,在于一個“品”字。當(dāng)唇觸到茶的一瞬間,便被濃濃的香氣吸引。
翻開第一篇史事“皇帝的故事”,細細品味每一則史事。體會到做炎黃子孫的自豪;看到大禹的不辭勞苦;姜太公的機智;幽王烽火戲諸侯以獲褒姒一笑的荒唐舉動;藺相如的寬宏大度和廉頗最后誠心誠意;趙括目中無秦,以至活埋為慘狀;毛遂的自信;鮑叔牙和管仲的深情交往;孫臏的大度和智慧,龐涓的小肚雞腸;吳起與士兵同甘共苦和廉潔公平;勾踐臥薪嘗膽十四年的堅持;張湯申鼠措詞的老練。都開闊我的眼界。
憶
品茶的精華不在“品”,而在于品之后對茶香的回憶。
讀完這本書的最后一個字,感覺最后一滴水在指尖流過。歷史已被細細地品過一番,那一幕幕在腦中像放電影似的一一過慮。
在歷史中,我找到了自信,我看到了希望,認識到了不足,有了改正的動力。
歷史故事,豐富我的業(yè)余生活,不在感到生活的無趣。
歷史故事,增添我的生活情趣,陶冶我的情操和品格。
它以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悄悄地告訴我,如何辨別是非,應(yīng)努力學(xué)習(xí),孝敬父母。如何寬容待人,以德服人。
哦,歷史,讓我受益終生。
家長感言:
學(xué)校組織讀書活動既是對學(xué)生的知識提升,同時也是對家長的文化熏陶、心靈凈化。不過,孩子為趕時間,而心急如焚地四處收羅資料,寫讀后感。看見此幕,家長多希望孩子能從所讀到的一篇篇文論中有所汲取些養(yǎng)料,譬如能明白些生命的價值或生活的真正意義?墒牵@種流于形式的做法,已經(jīng)在中國人的生活理念中抹不去的“慣性”,不知有多少個世世代代。多想用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來替代之,多希望孩子們能夠以一種如饑似渴的形式學(xué)習(xí),以讀書來凈化自己的心靈,而不是僅僅多記一些華麗的辭藻。用心靈感受生活,用性靈體會人生。對于此,“開卷有益”不能變成開卷僅為應(yīng)付考試,或開卷給別人看。然而,人總是以一種“文化人”自立,處處不以雅俗共賞不能提升自己,總是裝模作樣地在忙碌著什么,其實缺乏對于生活的真正的品味,只講究人文,卻失卻了人性。就像市場經(jīng)濟下的文明的人們都在忙于物質(zhì)財富的追逐,而質(zhì)樸的傳統(tǒng)美德喪失殆盡。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已是過去式的東西,鼓勵消費、提前消費已是光榮之事,不亦悲哉!故而,多讀書,讀好書,能為人類多作貢獻,盡自己的一份責(zé)任,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