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與贊美詩》讀后感
為了能夠不愁吃穿三個月,流浪漢蘇比多次以身試法,終日盼望著能被警察相中。然后進入那日思夜想的冬季寓所—布萊克威爾島監(jiān)獄。為此,他去砸商的櫥窗,去餐館吃白食,他“擾亂治安”,在鬧市中大吵大鬧……而這一切,“宅心仁厚”的警察們都視而不見,大家都認為蘇比是一個永遠不會犯錯誤的國王。正當蘇比為自己的被捕計劃屢試屢敗而苦惱不已時,教堂里傳出的贊美詩和管風琴的樂音使他突然良心發(fā)現(xiàn),那又沒的音樂聲燃起了他的雄心斗志。他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感到可笑,他決定讓自己重新開始,好好生活。而此時此刻,我們作為讀者是多么為蘇比感到高興和慶幸啊!幸虧他前幾次沒落入法網(wǎng),多謝那些糊涂警察手下留情,否則就不可能有現(xiàn)在的悔過自新了的蘇比了。
這似乎已經(jīng)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完美結(jié)局了,然而故事并沒有在此結(jié)束,緊接著,出人意料的情節(jié)映入眼簾,就在蘇比為自己的今后勾畫美好的藍圖時,那幫“糊涂”警察終于找上了蘇比的麻煩。此時,作為讀者的我感到惋惜極了,不禁詛咒起這可惡的警察來的太不是時候,他們剝奪了蘇比新生的機會。
其實,仔細想來,蘇比的被捕,雖出人意料之外,卻又盡在情理之中。他多次犯罪卻消遙法外,而剛剛想改惡從善時卻被不公正地逮捕,這不正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黑自顛例,是非不分的本質(zhì)嗎?可憐的蘇比只不過是為了能在嚴冬找個御寒的棲身之所才被迫犯罪的。正是這善惡顛倒的社會造成了蘇比這畸形的心態(tài)。
與此同時,作者也在向我們陳述一個道理:機遇不等人。上天是仁慈的,會時不時的給你帶來些機遇,帶來些光明,可是這時你若不好好珍惜,那么上天又會展示他吝嗇的一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一個能夠發(fā)現(xiàn)機遇又把握機遇的天才。在生活中,我也曾經(jīng)錯失過很多機遇,后悔過也懊惱過,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在錯失給予之后,我學會了爭取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