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知英豪
孫亞欣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這是一篇小說,它以“官逼民反”為主線,塑造了以宋江,武松,魯智深,林沖等人物為代表的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在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它。
這篇文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兩個字:忠,義。忠,就是對國家,對兄弟,對親人,對朋友忠心耿耿,沒有半點怨言。林沖受冤被逼要刺配派發(fā)到滄州,在臨走之前,下休書于妻子,不愿連累妻子,這便是對妻子的忠,而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對高俅的兒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后上吊自殺,這便是他妻子對他的忠。然而宋江在各種威逼利誘之下,仍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便是他對國家的忠。忠,也許大多人都能做到,但是義呢?義,是一百零八位好漢為朋友赴湯蹈火,毫無怨言;義,是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在《水滸傳》中,有許多為了救兄弟,而不顧生死的英雄:梁山泊好漢劫法場,黑旋風(fēng)探穴救柴進(jìn)……這些故事都是為了什么,都是為了一個“義”字!一個“義”字,做到它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變成一命換一命的代價。現(xiàn)在,給人讓座是很容易,但要做到這樣的令人發(fā)指,是并不容易的。我很清楚的記得在《水滸傳》中,有一個黑大漢,外號“黑旋風(fēng)”,他生性魯莽,脾氣暴躁,他經(jīng)常為一些小事兒和他人發(fā)生沖突,甚至把人打死,但是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讓那些不非之徒聞風(fēng)喪膽,不敢擾民。在《水滸傳》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他了。忠,義很好的詮釋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性格。
在《水滸傳》中,有那么多英雄豪杰,他們重情重義,有血有肉,而且,不管在哪里,見面都以兄弟相稱,兄弟有難,必然會拔刀相助。梁山伯好漢們受招安后,奉旨破大遼,在戰(zhàn)場上,豹子頭林沖,雙鞭呼延灼,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風(fēng)李逵……他們更是展現(xiàn)他們英勇善戰(zhàn)的一面。
《水滸傳》中的每個英雄,他們都勇敢,武藝高強(qiáng),他們都痛恨這不公平,腐敗的社會;這本書也很好的詮釋了這種精神,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我愛水滸!讀水滸,知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