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伴我行作文(2篇)
書香伴我行作文(1)
人生之光澤與真諦,倘若沒有一顆善感的心,便會與我們的生活失之交臂,我們的生命便會黯淡無光。而淡淡書香正是那打開我們心靈枷鎖的鑰匙,清理我們被塵世蒙塵的心靈,細細地,每時每刻品那人生的滋味。
讀書對很多人來說是任務,是工作,但更是一種樂趣。讀書于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我一直以為這種享受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要能享受到讀書的樂趣依我看來需要緣分。緣深,可能會成書呆子,愚不可及;緣淺,開卷無益,
擲書而茫然。因此,讀書只要把它看成是一種消遣就行了,一種高尚的消遣!我們既不用塵世功利的心態(tài)去對待讀書,不能為了考試而讀書。其實讀書它恰
是讀書,我們開心就行。或許,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這樣讀書是不為外物所滯,而求于內心,
為人所吸引的,我認為,這就是讀書的真正樂趣了。
我心中的讀書是既沒有功利性,同時也是沒有指向性的,但憑自己的興趣,依乎性靈,擇己所好,有所會意,有所感受。我們讀天地,讀自然,讀歷史,讀人文……似乎什么東西都可以哪來讀,但不管讀的是什么,最終我們讀的是感情,是思想,更是人。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書中必有同好者,以書會友,以友輔心,書中遇知音,書中遇知心,此讀書之一大賞心悅事也。
讀書是一種消遣,但讀書肯定不僅僅是消遣。古往今來,關于讀書的箴言是不計其數(shù)。古有顏真卿的“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陸游的“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李若蟬的“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也有蘇東坡的“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今有愛迪生的“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普希金的“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還有列夫托爾斯泰的“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我以為,讀書的好處有三,陶冶性情,精神追求和啟蒙自我。
讀書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詩書氣自華,黃庭堅云:“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讀書能改變人的氣質,林語堂的解釋是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yōu)雅和風味。善讀書,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而香卻在骨里。
讀書可以修身養(yǎng)性,可以不斷完善人的精神追求。桃園雖好,但不是久戀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來的精神家園才是自己心靈的永久歸宿。在“塵世熙熙,皆為利來;塵世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人們越來越失去自我,被喧囂蒙塵自己心靈的圣土。曾幾何時,我們都體驗到過冰涼徹骨的虛無,“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正是這種虛無感的真實寫照。帶著這種強烈的困惑,我們走進書香,那里便是我們精神的后花園。
讀書可以不斷的啟蒙自我。有一本書曾經(jīng)講過這樣一個道理,即“久假不歸論”,與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們雖然處在信息時代,但我們卻經(jīng)常被蒙蔽。這種蒙蔽有時來自于外界,因為我們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而不自覺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我們自己蒙蔽了自己,因為懶惰而不想思考,因為無知而不能突破,從而淪為現(xiàn)代媒體下的愚民,成為大眾娛樂下的犧牲品。學問是光明,愚昧是黑暗,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廣泛的讀書顯然是我們擺脫受蒙蔽、被愚弄的階梯。
一言以蔽之,讀書其實就是在樂趣中追求真善美,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啟蒙自己是求真。
光陰悠悠,歲月匆匆,時間如蟬絲在指間滑過。好讀書者,不亦樂乎;不好讀書者,亦強求不來。古人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讀書作為一種我們選擇的人生方式,我以為是立德、立功、立言所絕不能少的。然而,“立”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心中只想要“立”的人,心靈也許注定是殘缺不全的,也肯定是不純粹的。因此,走進浩瀚書海,呼吸那淡淡書香,彈指間信手拈來,尋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觀塵世潮起潮落,終睹得青天明日。
書香伴我行作文(2)
兩三片綠葉漂浮于微黃的水中,清香怡人,融入于口鼻之間,這是綠茶的香氣。奔騰的氣泡跳躍于棕色的水中,甘甜大方,恰入于唇舌之間,這是可樂的味道。書的墨香呢?清清淡淡,卻能令人心神明亮,眼明心凈。書的味道呢?人生百味均有之,美妙無比。
在我“呀呀”學語時,我就已經(jīng)與書邂逅了,最先讀的是一本童話書,故事里的公主王子總是我最先遐想的對象,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美好的故事結局,都令我心醉不已。
令我記憶深刻的是一部詩集,這部詩集讓我與唐宋八大家進行對話,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品味“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英雄情,想象“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思鄉(xiāng)念……每一次品讀都像與李白“對飲成三人”,與李清照劃舟小飲,那淡淡的離愁是李清照心中解不開的結……與詩人同喜同悲,在詩境中,我總能找到自我,進行一次完美的詮釋。
我想,在我的生命中,要是失去了書,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書,是我干涸的心靈中唯一的甘泉;書,是我貧瘠的土地中唯一的綠色;書,是我重重的枷鎖中唯一的鑰匙;書,是我黑夜中唯一的火柴;書,是我心靈的河流中唯一的游魚……對,只是我心中的唯一。
我小時候的心愿是擁有一間紅木格子門窗,青磚木瓦的房間,里面放滿了書,古色古香,這樣,便會有書香了?墒,我知事之后才發(fā)現(xiàn),書香是從人身上散發(fā)出來的,是溫文爾雅的氣質,是絲絲離愁,又或是裊裊清新……說不清,道不明,也許是一種感覺吧!每次翻開書,聞到那特有的書香,總讓我心定神明。如果說書是咖啡,書香定是少不了的白糖;如果說書是紅花,書香必是襯其的綠葉;如果說書是黑夜空中的皓月,書香就是閃爍發(fā)光的明星……
書!我想你能陪我走完這一生。
如果說生命猶如一條長河,那奮斗就是河里千千萬萬的水滴;如果說生命猶如一棵大樹,那奮斗就是樹上茂盛的樹葉;如果說生命猶如一座高山,那奮斗就是山上一塊塊的巖石……
保爾在老布爾什維克黨人朱赫來的指引下走上了革命的正確道路,他漸漸成長起來,結交了更多的朋友,他決定要徹底推翻舊社會,他也決定為此而努力奮斗。在那個年代里,社會黑暗,戰(zhàn)火連連,保爾曾遭遇多次戰(zhàn)爭之創(chuàng),他癱瘓時曾幾度想到放棄,但最后他始終抱著一個信念:堅持!我必須活下去!因為我的生命并未結束。帶著這樣一份執(zhí)著,一份信念,一份堅持,他成功了,用拼搏為人生畫上圓滿的句號。
最令我難忘的是保爾因為受了傷,積勞成疾,不得不離開了他視之為生命的工作崗位,去了療養(yǎng)院,一次次的接受醫(yī)生的詢問,并開始接受令他痛苦的手術,“他的生活悲劇的第一幕由此揭開”。保爾并不是不能忍受病痛,而是因為害怕掉隊,對保爾來說,沒有什么比不能為建立蘇維埃政權而作貢獻更痛苦了。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年輕時就被醫(yī)生“判了死刑”,可他并沒有就此喪失對生活的信心。與其坐著等待,不如拼搏起來。于是,他成功了;作家張海迪,胸部以下全部癱瘓,但她用樂觀的心態(tài),堅持與病魔作斗爭,于是,她也成功了!生命并沒有停下腳步,奮斗怎么能終止?
我看完書后,掩卷沉思:生活中有多少人因為一些小事或挫折就去自殺,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而保爾,一步步走向全身癱瘓,然后雙目失明,我也不禁為他感到惋惜;蛟S他每天起床就能感受到病情的惡化,但保爾,堅強的他,卻樂觀的承受了一切,用努力和奮斗換回最后人生的成功!
生命在于努力,在于奮斗。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們也許過于年少,過于幸福,無法體會到失去生命的傷痛,無法體會到病痛帶給人的無望。但你一定要牢記: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希望永遠與你同在!讓我們盡情享受生活的戰(zhàn)斗的樂趣吧!不會有真正絕望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