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xué)不成器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毛澤東毛主席少年時代的一首立志詩。后來,他的長子岸英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光榮地犧牲在戰(zhàn)場上,并且長眠于朝鮮土地上,真正實踐了他那句“人生無處不青山”。
在1950年6月25日,美國就向朝鮮宣戰(zhàn),派兵入侵朝鮮,對此,中共中央拔刀相助,保家衛(wèi)國,東北邊防軍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zhàn),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毛主席長子岸英在這場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每當想到這里,我就感到無比的痛恨美軍,無比地惋惜岸英的犧牲。
美國一開始就侵占土地,總以為自己的國家是最強大的,這種勇氣讓人敬佩,但這種野心讓人憎惡,上一世紀美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罵中國人“東亞病夫”,在以前還說“中國貧油”終于,中國人站起來了!幾位中國英雄帶著中國走向輝煌!我們發(fā)明出自己的武器,我們制造出自己的汽車!我們中國人的背直起來了!
叔叔,安息吧!中國一定會走向輝煌!
毛澤東主席,安息吧!我一定好好學(xué)習(xí)!成為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