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征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寒假征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實驗中學 初二八班 單香凝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寫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生下來雙目失明、雙耳失聰?shù)娜崛跖拥男蜗螅嬲]人們要珍惜生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被譽為世界上“無與倫比的杰作”。
本書主要寫了海倫·凱勒已經(jīng)是盲聾啞人的生活。剛開始的海倫對于生活是幾乎絕望的,用消極的思想去面對生活,情緒非常暴躁,經(jīng)常發(fā)脾氣,她感覺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了希望,但她是多么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尋找下,幫海倫找到了一位老師:安妮·莎莉文,這位老師成了海倫·凱勒新生活的領(lǐng)導(dǎo)者,使海倫對生活重新又有了希望和向往。在安妮·莎莉文老師耐心的指導(dǎo)下,海倫·凱勒學會了閱讀,還認識了許多的字,更讓她感受到了身邊無處不在的愛。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倫在老師和親人的陪同下,體會到了許多“新鮮”的事物,和家人們一起過圣誕節(jié)、擁抱海洋、“欣賞”四季……后來,海倫·凱勒漸漸地長大了,在她的求學生涯中困難重重,但同時她也結(jié)識了許多的朋友……海倫·凱勒在學習中,由于她那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她學會了說話與寫作。雖然在這過程中海倫·凱勒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但她并沒有放棄。終于,她的努力得到了感應(yīng),她用自己的汗水實現(xiàn)了大學夢想,進入了哈佛大學。因為生理上的缺陷,所以繁重的功課使她學習起來非常地吃力,在老師的幫助和她自己的努力之下,最終,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大學畢業(yè),還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但大學畢業(yè)后她卻遇到了悲傷的事:海倫·凱勒的慈母去世了。
書中還介紹了海倫·凱勒后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偉人,馬克·吐溫同時也介紹了她她的慈善活動以及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人,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有成就;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更加的幸福與歡樂。做人一定要堅持不懈,不能做事總是半途而廢使自己個人沒有任何的成就感。
海倫·凱勒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是她的人生卻很精彩。那些是正常人的人們,你們有付出了多少?奮斗了沒有?這些恐怕自己最清楚了。智慧的高低不在于天生而在于自己的付出與奮斗。如今,海倫·凱勒成了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不會看她是不是正常人,但是我會看她是不是一個不屈不撓的人。有時候,自己的一個動作就會顯出一個人智慧的高低。今天你累了,也許明天更美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會了我許多,也改變了我許多,是它,教會我怎樣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怎樣感嘆世間的美好。從今天起,告訴自己:“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