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噗角的小屋讀后感
讀著維尼憨憨的樣子,我不由地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天真和饞嘴來。
那是我四歲的時候,看見別人都在吃一種東西,吃得那樣津津有味,仿佛在享受無與倫比的美味佳肴。我看得饞極了,急忙跑上去搶了一個來。不知是聞不出那種奇臭無比的味道,還是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聞,到手后我一口咬下去……這時,站我旁邊的鄰家小孩說:“她竟然喜歡吃那么臭的東西!”我停止咀嚼,頓時一股難以形容的臭味涌上喉頭,吐了出來。我難受地直流眼淚,不住地喃喃自語:“那么難吃!為什么大人那么喜歡吃?”后來,他們告訴我那叫榴蓮。于是我開始討厭帶有“蓮”字的東西,睡蓮、蓮子、蓮藕……認為那些都是臭的,騙小孩的。孩提時就是這樣簡單,簡單得沒有一點掩飾。難道我們不應該像維尼一樣擁有無邪的童年嗎?
我喜歡維尼的純真,更喜歡它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靈:在小豬遇到大笨象的時候,維尼挺身而出,把他趕跑,不然小豬現(xiàn)在已經(jīng)滿臉蒼白了;在咿唷搭不起房子的時候,維尼請來朋友幫忙,不然現(xiàn)在咿唷的房子還是塌著的;要不是維尼幫瑞比的忙,到現(xiàn)在瑞比還發(fā)愁著收它菜園中的蔬菜呢!要不是維尼……百畝森林里的一切,因為有了維尼更加其樂融融。
讀《阿噗角的小屋》這本書,我心中總是洋溢著一股暖流——真誠的友情、善良的心靈,我喜歡這份甜美與快樂!《阿噗角的小屋》這本書,一定會好好地珍藏起來,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