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讀后感
感悟:水有形卻無憂。誰也不能說清水的形狀,我們把它放在什么樣的容器里,它就是什么形狀。它柔弱的好像沒有自己的性格,好像誰都可以任意欺負它。壘個水壩攔它,它就靜止不動。拿斧砍它,它也靜靜的承受卻不受傷害。把它灑向空中,它就像珠子那樣圓潤的飄散開來。它遇熱成氣,遇冷結冰,遇風起浪,遇水相融。河由它淌成,酒由它匯成,井有水才是井,泉有水才是泉。誰都愿意向高處走,唯有水,無論你把它提到多高的地方,它都向著卑下流淌。
老子說,最完善的人所具備的上等的德行,就像水一樣。水的特點是能夠滋潤萬物,使它們盡情生長,而又不與萬物爭功奪利。始終保持著平靜,可以說最溫柔最善良的東西。它具有的廣闊胸懷和毫無所求,甘居人下的德操是最接近大道的本質的,這正是我們人類最應效法的德性。
在老子看來。誰的行為方式也同樣值得我們學習。當它遇到阻礙時,它就會迂回百轉繼續(xù)前進,這就是曲則全,也是謙虛容忍的美德。而這種美德也與大道的柔軟的特性最為接近。我們人類應該學習水的這種與世無爭的寬容,學習水這種滋潤萬物而不圖回報,功成而不局傲的謙遜美德。而這也是大道的德操,這與許多人在取得成就時只知道夸耀自己的努力及運氣是多么不同啊。
如果我們想體會大道的精髓,使自己形成最完美的人格,幫助自己走上正確的人生軌道,從而使自己的為人處世達到最和諧的境界。我們就要擁有像水一樣的品性:真心真意的幫助別人而不圖回報,避免針鋒相對的矛盾沖突,不去爭奪一時利益得失,面對困境依然堅持。取得成績是不搶功自傲,謙虛禮讓,唯有如此,才不會遭到他人的攻擊而增加自己的煩惱和痛苦。會得到人們的贊揚和認同。使自己生活的更快活逍遙。
老子在《道德經》的五千言中多次提到水,他把水作為人格的最高顯示:人與人交往接觸,很像水與水交融,嫉妒心猜疑心貪心都會攪渾了清水,所以老子諄諄教誨。我們言談要像水那樣,循循善誘,平和清靜,以誠待人,施政要像水那樣,甘居低下,走到人心的深處,從而得人心。
孔子曾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了解到水柔靜的真意,才能體會到水謙卑的本質,才能懂得奉獻不爭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