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名著讀后感
《西游記》以豐富瑰奇的想象描寫了師徒四人在迢遙的西方途上與窮山惡水冒險斗爭的歷程。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西游記》名著讀后感,歡迎閱讀。
《西游記》名著讀后感一
《西游記》中貫穿作品始終的四大典型人物就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對他們四人的性格形容呢,就是皮猴·憨豬·嚴師·忠僧。這,也是我們經(jīng)常評論的話題。
(一) 頑皮機智的孫悟空
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yǎng)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diào)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zhàn)功”:奪走老龍王的鎮(zhèn)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閻王爺?shù)?ldquo;生死簿”;大鬧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圣”……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后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jīng)。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jīng)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圣的規(guī)范之間的沖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 功利憨厚的豬八戒
提起《西游記》中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干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情節(jié)中他的這一特點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你看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總是在一次次地原諒自己的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里。(在一個個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jīng)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zhàn)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無底洞、大戰(zhàn)盤絲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幫手。豬八戒,是吳老先生筆下的一個戲劇性人物,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而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的丑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后,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欲的藝術形象”。豬八戒,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三) 嚴格執(zhí)著的唐僧
唐僧取經(jīng)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不顧禁令,前去天竺國取經(jīng),費時十七年,經(jīng)歷百余國,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取回真經(jīng),影響深遠,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西游記》小說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zhí)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jīng)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后,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經(jīng)途中的一個忠誠衛(wèi)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diào)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zhàn)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態(tài)度,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西游記〉唐僧師徒去過的地方
《西游記》以豐富瑰奇的想象描寫了師徒四人在迢遙的西方途上與窮山惡水冒險斗爭的歷程。孫悟空——一個天不怕,地不怕,富有叛逆性的英雄。他本是破石而生的猴子,一出世就使天上的玉帝也為之震驚。他發(fā)現(xiàn)了花果山水簾洞,為群猴找到了“洞天福地”,并尊為美猴王,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還去“云游海角,遠涉千里”去訪師學道,學一個長生不老之法。由于他聰明勤奮,終練就一身好本事,會七十二般變化,能一筋頭翻十萬八千里。后來,他冥冥中還知道有閻王爺管著,就大鬧地府,勾銷了群猴的名字。為取武器,他下龍宮,攪龍王獻出重一萬三千五百斤,能隨意變大變小的“如意金箍棒”;唐僧——一個虔誠的佛門弟子,被人視為有德行、有禪心的高僧,長得相貌堂堂,豐姿英俊,身穿佛門錦斕異寶袈裟,手執(zhí)九環(huán)錫杖,好似“活羅法下降,活菩薩臨凡”;豬八戒——天蓬元帥,因調(diào)戲嫦娥獲罪被貶,錯投豬胎成妖,以相貌為姓,官名叫豬剛鬣,后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法名悟能,又叫八戒,是使人感到可笑、可惱人物。師徒四人從唐都長安出發(fā),遭遇了千難萬險,歷經(jīng)了九九八十一難,故事以時間為經(jīng),以具體磨難為緯,由近而遠,環(huán)環(huán)相扣。他們歷時十幾年,行程幾萬里,途經(jīng)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師徒四人最終到達了印度,取回真經(jīng)。西天取經(jīng)可以說是一次傳奇的萬里長征。
那么,唐僧師徒四人究竟去了哪些地方呢?書中告訴我們,他們走過了雙叉嶺、蛇盤山、鷹愁澗、觀音院、黑風山、高老莊、云棧洞、浮屠山、黃風嶺、流沙河、萬壽山、五莊觀、黑松林、平頂山、蓮花洞、黑水河、三清觀、車遲國、通天河、沉水宅、金兜洞、女兒國、落伽山、火焰山、祭賽國、木仙庵、小雷音寺、駝羅莊、朱紫國、麒麟山、盤絲洞、濯垢泉、黃花觀、獅駝嶺、比丘國、無底洞、滅法國、鎮(zhèn)海寺、玉華寺、豹頭山、玄英洞、青龍山、布金禪寺(天竺國)、雷音寺、御花園。
吳承恩敘述的這三十多個地名中,有的是真實的,但大多數(shù)是虛構(gòu)的,在這些真實的地名中,五指山尤其引人注目。
五指山——
如來佛的手掌——五指山十分有名,當年孫悟空一個筋斗來到了天涯海角卻怎么也沒想到仍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真的有五指山嗎?通過調(diào)查,我得知:五指山所處的五指山市位于海南省中南部腹地,平均海拔316米,總?cè)丝?0。7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5。7萬人,市區(qū)人口5萬人,總面積1168平方公里,下轄沖山、毛陽、南圣、番陽4個鎮(zhèn)和暢好、毛道、水滿、保國和紅山5個鄉(xiāng)及國營暢好農(nóng)場。境內(nèi)象征海南島的五指山,被國際旅游組織列為A級旅游點,市區(qū)有太平山旅游區(qū),黎苗風情觀光區(qū)、黎錦生產(chǎn)基地和民族博物館。五指山市還是黎族苗族歌舞表演和工藝品制作的主要發(fā)源地,是每年三月三慶典的最主要場所,旅游業(yè)已成為最具生機、最富活力的優(yōu)勢產(chǎn)業(yè)。五指山市境內(nèi)森林覆蓋率75%,森林中木本植物1400多種,高級珍貴木材150多種,還有名貴的五指山野生水滿茶,五指山蘭花100多種,野生動物524種,占全國動物總數(shù)的2%,許多生物物種屬五指山區(qū)所獨有,是天然的動植物園。
評論
孫悟空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我認為,孫悟空是一個個性十足的人物。一部《西游記》的情節(jié)發(fā)展史就是孫悟空形象性格的形成史、發(fā)展史。作品是圍繞著孫悟空如何戰(zhàn)勝各種妖魔鬼怪險阻艱難來結(jié)構(gòu)全文的。在眾多人中,孫悟空也是最惹人喜愛的。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的孫悟空,訪師求道,學得了超常本領,而后闖龍宮取得如意金箍棒,入地府撕生死簿,鬧天宮推翻了金鑾寶殿,這個天真爛漫的孫悟空的身上有著獨特的個性。
現(xiàn)在我們把孫悟空的個性分為四個板塊,然后進行點評、分析。
一、闖龍宮取金箍棒——無拘無束。以下是有關摘記:
猴王到龍王那想要臆見得心應手的兵器。他看見了那定海神針,然后又對天光看處,上
有“如意金箍棒”一行字,且那金箍棒可大可小,并道:“你都站開,等我再叫他變一變看。”
在這段故事里我們可以看出他獨來獨往,充滿自由,我行我素的性格
二、入地府撕生死簿——無拘無束,調(diào)皮。摘記:
孫悟空打了閻羅王差來的勾死鬼,揮動金箍棒,一路打了森羅殿,并強行勾銷了生死簿
上同類的名字,然后摔下它道:“了帳,了帳,今番不歸你管了!”
他調(diào)皮是猴子的天性,且凡是他想做的,誰也無法阻擋。
三、鬧龍宮——無所畏懼。摘記:
孫悟空守蟠桃園監(jiān)守自盜,將“千年一熟,人吃霞舉飛升,長生不老”與“九千年一熟,
人吃了能與天同壽”的熟桃掠食一空。還將蟠桃宴上的玉液瓊漿,百味八珍,佳肴異品,偷食了個飽。又推倒太上老君的八卦爐。
大鬧天宮這個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機智的,堅強的孫悟空形象?梢钥闯鏊涯,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規(guī)的個性。
四、取經(jīng)路上——精明頑皮,愛作弄。摘記:
(1)他故意叫豬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則變成小蟲,暗中監(jiān)視愛偷懶的豬八戒。
(2)孫悟空為救烏雞國國王向太上老君要金丹,老君開始硬是不給,討價還價。可最后還是拿出一顆。悟空假裝要嘗嘗,試試真假,一口吞下。
孫悟空天資聰明,思想跟行動都敏捷如風,他雖奉命保唐僧上西天取經(jīng),但仍有猴性。
作為全書的主人公,孫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鮮明。充沛的生命力及勇敢、智慧和毅力于身。在他的身上,閃耀的是英雄的風采,凝聚的是自由勇敢的靈魂,凡是他想做的,誰也無法阻擋。他生來就不服天地管。這也常常造成了師傅誤解,因而屢次受到了不公平待遇。這更突出了他的個性,使他同古代小說中描寫的其他英雄人物有了明顯的區(qū)別。
《西游記》名著讀后感二
一提到《西游記》大家肯定能夠?qū)⑵渲械囊恍┢斡浀脻L瓜爛熟,我也一樣。再一次拿出那本在書架上已微微發(fā)黃的《西游記》,愛不釋手。
道一杯香茗,沒翻開幾頁,隨著吳承恩爺爺?shù)木拭枥L,就被其中的情節(jié)給吸引住了。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四人的離奇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他四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辛,降妖伏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jīng)的故事。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的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風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缺點就是敢斗。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xiàn)出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么光輝高大了。但是,這個人物形象同樣刻畫的很好。豬八戒是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悟空師兄的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懶做,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打退堂鼓,有時愛撒個謊。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良的。他并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并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不怕困難,有堅定的信念。
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后勤,不好出風頭。
這五個人物的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使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的高超以及善于刻畫人物形象的精妙之處。
《西游記》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小說。
這部小說的成功之處大概有三點。第一,是善于說故事,可讀性強。它主要是由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等三部分組成,其中的五十多個故事,大都情節(jié)曲折,扣人心弦。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則尤為引人入勝。第二,是善于塑造人物。他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幾個人物形象,都能使人過目不忘,都已成為這一類人物的代名詞。第三,是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大膽奇特的夸張。在小說中,天府,龍宮,地獄是打通的,人物可以上天入地,騰云駕霧;玉皇大帝,東海龍王,天兵天將,妖魔鬼怪等可以共同登場;有法力的仍無可以變形,無所不能。另外,書中還寫了許多寶物,如太上老君的金剛套,鐵扇公主的芭蕉扇等都使人眼花繚亂,遐想萬端。
在中國小說史上,《西游記》的貢獻是巨大的。魯迅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曾經(jīng)列有“神鬼小說”一類,毫無疑問,《西游記》是這一類小說的代表作?梢栽O想,如果沒有《西游記》,古代神話小說將黯然失色。
《西游記》————一個奇幻的神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