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格列佛游記》有感800字
你知道一個人身上最美麗的品質(zhì)是什么嗎?是理性和美德。當(dāng)我讀完《格列佛游記》后,我更加理解了這一真理。
說到斯威夫特的“小人國”、“大人國”的故事,幾乎稱得上家喻戶曉了。也正是他筆下格列佛那充滿神秘色彩的生命藍(lán)圖深深地吸引著我。
格列佛,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不甘無聊的人。小人國里的他是龐然大物,刀槍不入,甚至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饑腸轆轆。而在大人國里,他成了巨人們的玩偶,整天被玩弄于手掌間,時不時還與蒼蠅、老鼠展開激戰(zhàn)……漸漸地,我仿佛跟著格列佛一起走進(jìn)了那些奇幻的世界。然而,令我深感汗顏的是他在慧骃國的經(jīng)歷。
慧骃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里,格列佛結(jié)識了人的主宰——慧骃,而他卻降為供慧骃驅(qū)使的畜生“野胡”。在慧骃國,之所以人不如獸,是因為慧骃富有理性、公正誠實、仁慈友愛,而慧骃的種種美德,“野胡”絲毫都沒有,相反,他們卑鄙齷齪、貪婪好斗、好吃懶做。這兩者,無疑形成了強(qiáng)烈的對比。
即便是這樣,我仍羨慕格列佛有幸能到慧骃國。因為在慧骃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欺騙”這樣的字眼,他們也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在那里,一切都是真實而透明的,是我們所向往的理想境地。
理想和現(xiàn)實或許就在一念之間,但終究有區(qū)別。我們都具備慧骃的理性和美德嗎?我們的社會風(fēng)氣是否可與慧骃國相媲美?想必回答是斬釘截鐵的“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們,仍有一部分丑陋齷齪、貪得無厭,他們恰恰和“野胡”屬于同一種類;但又因為他們自以為有理性,就變本加厲地為非作歹、腐化墮落。這樣,不僅絕不能跟慧骃相提并論,就連那毫無理性的、最可惡的“野胡”也不如。
其實,丑陋并無大礙,重要的是要有美麗的積極進(jìn)取精神。只要我們帶著一顆理性的心去面對事情,學(xué)會用美德去解決問題,或許一切都將柳暗花明。要知道,沒有永遠(yuǎn)絕對的智者或愚者,只有不愿妥協(xié)的心。
我相信,理性與美德是永恒的話題,也是一個智者必備的條件;蛟S我們并非擁有天生的聰慧,但這并不妨礙我們?nèi)カ@取理性與美德。若我們時刻讓理性跟隨,與美德相伴,那么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社會必將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