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歐也尼·葛朗臺》有感800字
巴爾扎克拉開《人間喜劇》舞臺的帷幕,讓我們看到一個喧騰、動蕩的世界。這個世界像現(xiàn)實世界一樣無所不包。從上流社會到社會底層,各行各業(yè)。各社會階層的人物都帶著各自的習俗,風貌登場。形形色色的商人、銀行家、高利貸者。身份、性格各異的宮廷貴人,地方貴族和落魄的末代王孫。不同層次的冒險家、騙子、強盜,不同類型的文人、藝術家、法官、律師、公證人、公務員、店員、推銷員、手工業(yè)者、城市貧民……都在他們的造物主安排下演出了自己的劇目。金錢是這部大劇中沒有姓名,沒有性別的主人公,激情是所有人物和故事的靈魂。資產(chǎn)階級的得勢和貴族社會的衰亡則是貫穿全劇的主旋律。
《歐也尼·葛朗臺》是這部大劇中的一幕,屬“風俗研究·外省生活場景”。小說的故事是在家庭內(nèi)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的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而其慘烈的程度卻不亞于古典悲劇。不過,在古典悲劇中主宰一切的是命運,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則是金錢。
箍桶匠出身的葛朗臺老頭是索漠地區(qū)的首富。為了他的巨額家產(chǎn),當?shù)氐膬纱蟾粦魢@葛朗臺的獨養(yǎng)女兒歐也尼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正當斗得難分難解之際。從巴黎來了一位風流瀟灑的堂兄弟。原來老頭葛朗臺的弟弟在巴黎因破產(chǎn)而自殺了。把自己的兒子送到索漠托大哥照應。葛朗臺老頭沒怎么為兄弟的死難過,倒是絞盡腦汁考慮如何不花一文錢就把侄兒打發(fā)走。還要為自己撈個講信譽、負責任的好名聲。
對于金錢,貪欲潛入人們的靈魂,許多新的社會矛盾便由此產(chǎn)生。由于對社會形成了這一總體的認識,巴爾扎克得以從種種貌似分散、個別、偶然的現(xiàn)象中,把握住了以拜金主義為核心的具有本質意義的歷史內(nèi)容:人們“不再信仰上帝,只崇拜金牘”了,金錢成了整個社會的機制和杠桿。對財富的追求既給社會帶來了活力。推動了生產(chǎn)的進步,又使人性產(chǎn)生可悲的異化,正是對金錢的貪欲,扼殺了人類的正常感情,斷送了無數(shù)家庭的幸福。釀成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