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貝讀后感800字
一只貝,一只平凡的貝,曾經(jīng)和別的貝一樣,有過美麗的外殼。但是,一顆小小的,不起眼的石子卻徹底地改變了它的命運。
那是個十分硬的、又帶著棱角的石子,在貝張開貝殼曬太陽的時候鉆進了貝的殼內(nèi),嵌進了它柔軟的肉里。那尖利的棱角扎的它鉆心的痛。
貝的殼上越來越?jīng)]有了顏色,殼上的圖案也一天一天的黯淡下去。別的貝都對它冷嘲熱諷。但它面對疼痛和同伴的嘲笑時,無力辯駁,只能選擇忍受和沉默。
它也曾暗自抱怨過,抱怨命運的不公?墒,這有什么用呢?那顆討厭的石子不但深深的扎在它的身體里,而且它得不到任何幫助,只能靠自己。貝明白,一味忍受是沒有用的,所以它開始不停地磨那顆石子,磨平石子的棱角,使其變得光滑。正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最后這只堅韌的貝就是在與痛苦作斗爭后,孕育出了價值連城的珍珠。
這是一只可憐的貝,它要忍受石子嵌入體內(nèi)的疼痛和同伴的嘲笑,當同伴被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被人夸贊時,他只能靜靜地躺在沙灘上。同時,這更是一只可敬的貝,它在不停地與石子、與命運作斗爭,最終把石子變成了珍珠!
相較于文中這只貝,我不免有些慚愧。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是想著怎樣去克服困難,而是選擇退縮,或向困難妥協(xié)。記得和爸爸下象棋時,由于是剛開始學下棋,爸爸總是很容易贏我,然后我就會暴跳如雷的跑掉不玩了,以至于到現(xiàn)在也沒學會。還有我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學書法,由于學書法需要每天練習寫很多字,我覺得又難又累,所以總是應付了事,導致我現(xiàn)在書法還是差強人意。字寫得不是很好看,讓我覺得沮喪,產(chǎn)生了好幾次放棄學書法的念頭。
海倫·凱勒在失明、失聰,還不能說話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拼搏;貝多芬在雙耳失聰?shù)那闆r下,還在與命運抗爭。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們都和貝有著相同的品質(zhì):堅忍不拔,不向命運低頭,他們都有身體上的缺陷,但仍然頑強奮斗……而正是這種精神,造就了他們的輝煌!我們應學習他們的頑強,學習他們的毅力,創(chuàng)造我們自己的輝煌!